对我来说做饭更像是一个仪式性的行为,是对一天时间的划分。比起吃饭的实际意义,更注重它是象征意义。我一天里心情最好的时候,就是听见厨房里传来的切菜声,已经轰轰作响的油烟机声,这使我有一种家的感觉,无论何时都是这样,也许在小时候妈妈在厨房做菜,而我坐在温暖的客厅里等她,已经成为了美好的记忆。一天辛劳的工作结束,回到家里百无聊赖的坐在沙发上,如果是冬天天黑的早,外面静悄悄的,一面漆黑,隔壁楼上邻居的大门紧锁,感觉不到一丝生气,偶尔传来不知何处的家犬的呜咽声,悲苦到长长拖着尾音,不知是被锁在何处,也许主人也不去管它,更增添了一丝凄凉的色彩。打开电视,想要嘈杂的声音充满这孤单的空间。这时候,没有比厨房亮起的灯光,和抽油烟机的声音更抚慰人的心灵了。仿佛这是一副使人安心的药剂。有人在等待你的归来,有人在为你做饭。这个时候,只需要静静坐在饭桌前等待着。这是家庭成员一天里可以聚在一起的为数不多的时间,通过晚饭,每个人都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就像商量好了似的,自愿的在家中吃。无论是吃饭的那一方,还是给家人做饭的那一方,都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幸福。在吃饭与做饭这一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家里曾经请的保姆,每逢吃饭她必不吃,无论如何邀请,她说要回去等着和自己的丈夫孩子一起吃。即使是到7、8点也是如此,我想她的老公孩子也一定饿着肚子仍然坚持等她。如果吃饭只是为了享受美食,填饱肚子,那在雇主家吃的更美味的多,鱼肉皆有,但事实上她不愿在这厨房的理由,更无声的表明吃饭不仅是吃东西,而是和家人朋友的交流,是家庭中不可缺少重要的仪式。是对家人的重视,是在外面飘着的所有人的归宿。
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的重要问题就是吃饭与睡觉。有食物才可以生存下去,有安全的洞穴睡眠才可以保证不受野兽侵袭。他们80%的活动都是为了囤积食物而进行。因为狩猎,原始人才聚集在一起,形成部落。学会合作与帮助。因为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可以捕猎到动物,单打独斗是无法生存。正是捕猎采集这个共同的主题使人类聚集在一起。到了农耕社会也是如此。人们依河流而定居,进行耕作,驯养牲畜,从而发展出文明。吃,将人们聚集到了一起,使人们在相互合作中更产生深厚的感情。
对一个妻子来说,厨房就像是自己的立身之处。无论是多么事业成功的职场妇女,在家庭里最终总要回归到这里,这里是她的世界,是她表达爱意的方式。曾经有一名著名的女性企业家说,她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为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端上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她本可以大谈自己的事业与成功,可她淡淡述说这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行为,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没有什么比一天疲惫的工作后。家里亮起的那盏灯,准备好的热腾腾的饭菜更使人感觉温馨和幸福了。在诸多广告甚至春节佳节的画面里,常常出现的就是三代人,爷爷奶奶孙子孙女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起,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烧好,围绕饭桌的是家人幸福的笑脸。这个画面深深的扎根在我们所有人心中,是对家的向往的具象化。民以食为天,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文化中最传统的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