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惊蛰,三月的湖南总是阴雨绵绵,时有雷电交加。至少湘东北都被笼罩在阴雨绵绵之下,从早到晚见不到太阳。有人说,这是内裤不得干的季节。
在这种阴雨连绵之下,心情是很容易低落阴沉的。不像北方,经常可以见到蓝天白云,心情也会随之变得开阔。
因此,屈原、贾谊等那些当年被贬至湖南的官员,在潮湿阴冷的南蛮之地待久了,难免会心情抑郁。屈原终究在五月初五跳了汨罗江。贾谊33岁在长沙抑郁而终。
这两位都是古代闻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不得志,忧国忧民,过度自责、愧疚。今天的我在这里猜想,气候潮湿阴冷也是一部分原因所在吧。
如果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表达了贬谪湖南的古代官员忧国忧民的思想。隐居衡山的王船山写下了《潇湘怨词》,抒怀了国家灭亡时内心备受的煎熬。
也许在气候、历史时代的背景下,身在湖湘之人忧国忧民难免会陷于苦情而不能自拔。
再看看另外一种画风。
《论语》: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这是描述孔子闲暇在家的时候,看上去,也是(申申如)悠闲自在,(夭夭如)容色和愉。
南怀瑾先生赞叹孔子的修养非常好。《论语别裁》里有记载,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服,不是皱着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他修养好的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所以尽管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多么的可爱。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
即使忧国忧民、关心国运,但也要心平气和、优雅愉悦地过好平常的日子。
这也是我前几天在简书里表达的,检验真正的修行者,就看他是否能够心平气和。
心平气和,在外相体现出来呼吸是平稳的,说话是不带有情绪的,是中立中正而又有稳定力量的。这也是乐恬平淡,开心舒畅,闲庭信步,坐看云卷云舒的生活境界。
以上仅个人观点,记录一下,给深陷疫情苦恼的人以参考,也期待自己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