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侯张良,韩国人,他的祖父和父亲曾任五代韩王的丞相。
张良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年轻气盛,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
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120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时,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大肆搜捕刺客。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在下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他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让张良为他捡起来并穿上。张良照做后,老人约张良五天后的清晨在此相会,不料,两次都是张良晚到,老人很生气。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在那里等候,天色微亮时,老人来了,高兴地送他一本《太公兵法》,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师。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
十三年后,张良随高帝经过济北,果然见到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把它取回,奉若至宝地祭祀它。留侯去世,一起安葬了黄石。
张良在下邳(pi)行侠仗义,项伯曾经杀了人,张良保护他躲藏起来。
陈胜等人起兵反秦时,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打算前去跟随楚王,谁知在留县遇见沛公,便归附了他。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
沛公攻进咸阳,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贵重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的意图是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铲除凶残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那就是‘助桀为虐’。”沛公这才回军驻在霸上。
项羽来到鸿门下,想要攻打沛公,项伯于是私下会张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张良不肯,坚决邀请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项伯同饮,结为儿女亲家。于是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却一直用身体护着沛公。
汉王厚赠项伯,求项伯代他请求汉中地区。项王应允了汉王的请求,汉王于是得到了汉中地区。汉王到封国去,张良便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何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内心。”汉王照办。
张良多病,不曾独立带兵作战,一直作为谋臣,时时跟从汉王。
高祖封赏功臣时,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
张良说:“陛下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
皇上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
留侯说:“现在赶紧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皇上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
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担忧了。”
留侯体弱多病,便施行辟谷之术,不食五谷,闭门不出。
皇上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儿子赵王如意。吕后惊恐,就派吕泽胁迫张良出谋献策。
张良说:“皇上非常敬重的有四个人,但他们躲藏在山中。现在,您如果能不惜金玉,让太子写一封谦恭的信,并预备安车,再派有口才的人恳切聘请,他们应当会来。来了以后,把他们当作贵宾,让他们时常跟着入朝,这对太子是一种帮助。”
后来,那四人跟着太子,他们的年龄都已八十多岁,须眉洁白,衣冠壮美奇特。皇上感到奇怪,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个人向前对答,皇上大惊,说:“烦劳诸位好好调理保护太子吧。”
皇上召唤戚夫人过来,指着那四个人给她看,说道:“我想更换太子,但他们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经形成,难以更动。吕后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哭泣不止。
张良说:我家世代为韩相,到韩国灭亡,不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天下为此震动。如今,我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统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对一个平民是至高无上的,我张良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丢却人世间的事情,打算随赤松子去遨游。”
太史公说:我原以为留侯大概是高大威武的样子,他的画像却像个美丽的女子。孔子说过:‘按照相貌来评判人,在对待子羽上就有所失。’对于留侯,也可以这样说。
小组讨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