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姐姐小锦比起来,小瑟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要长很多。
小瑟出生在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的年代,父母当时都在县政府当办事员,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公务员,违反计划生育轻则罚款重则被开除,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父母有了姐姐小锦四年之后,又迎来了小瑟的出生呢?始终没有一个让人听起来觉得舒服的答案,之所以不舒服是因为答案里既没有充满爱的理由,也没有那句常用的戏剧性理由“路过垃圾桶里捡来的”。在家里主动探讨这个话题是有风险的,无形中会戳中父母与爷爷奶奶之间一些不想提及也无法遗忘的过去,曾经在妈心情平静的时候自己轻描淡写的说是因为爸是爷爷奶奶五个孩子中唯一的男丁,无论如何爷奶都希望能有个孙子。
其实也不能武断的下一个重男轻女的结论,因为姐姐小锦出生时,据说还是深得爷爷奶奶还有四个姑姑的宠爱,全家当成宝一样抢着带,那时候沉浸在喜悦中的爷爷奶奶一家,还顾不上考虑传宗接代这个传统大问题。可毕竟是在八十年代偏远的西北小县城,等新鲜劲儿过了,总要回归到家里唯一男丁要传宗接代的问题上来。
当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无法得知,结果就是父母最终选择了接受单位的处罚,两个人本来就只能勉强维持家用的工资开始要按月扣除一半,一直到小瑟满七岁为止,只能说比起内地的超生处罚,已经算是轻的了。于是,小瑟经常脑补自己出生的那天,所有人估计看到她心底里都多少有些失望。按照妈的描述,爷爷奶奶看到已经没有了抱孙子的希望,态度就陡然冷淡了很多,断然拒绝了再帮任何忙,那时父亲的党校学习还没毕业,相处最多的就是小锦小瑟和妈三个人,还不到五岁的姐姐小锦,每天要帮着妈妈去县政府食堂打饭打水给妹妹洗尿布,一家人的日子突然就过得辛苦难熬起来。终于在小瑟不满一岁的时候,姐姐小锦就被从西北送到了华东的姥姥家生活,姐姐是姥姥姥爷养大的。发生的这一切转变,给母亲的心理状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小瑟今后的日子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若有若无的阴影,因为后来每次小瑟犯了错误,或者跟爸妈因为意见相左而起争执时,母亲就会从她出生的那天开始声泪俱下。现在看来,小瑟多希望那时候被送去姥姥家的是她自己。(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