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保持中立,支持的人是希望通过加班获取更多的劳动利益,反对的人主要是加班获取的利益小于因此而牺牲的生活代价,保持中立的人多数是因为单身或加班和生活相对还算平衡!
前几天公司一码农同事热血来潮,顶着被老板Diss的风险发了一篇名为“立贴为证,从今天起做不加班的程序员”的帖子,内容主要是入职以来无休止的加班,日常夜里10点没人走,动辄一两点回家,长期的熬夜导致身体健康日趋下降,团队6个人4个高血压,产品经理胃炎,上级领导也得了胃病,睡眠严重不足让工作效率和激情都明显下滑。
帖子热度持续一周稳居榜首,引起众多共鸣读者的积极跟帖,有安抚的、有替他前途担忧的、有咬文嚼字的、有举例论证的、有表示对生活的无奈继续忍受的……更多的是赞同,对于深受加班危害的一波人难得有人出头说出心声,索性也借此热帖愤世嫉俗了一把~
看完该贴自己也是沉思许久,回想一下个人这几年的工作生涯,若不是仗着之前练就的健康体魄,恐怕也已倒在办公桌旁,虽拼的日夜兼程换取了些许荣耀,但从单身到拥有了家庭之后,这样毫无自由空间的日子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也确实该好好想想了~
白领一族的加班现状:
朝九晚十或朝十晚十一是一个常态,更多时候只能保证上班时间而无法保证下班时间,然而工作真的那么忙吗?可能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大家习惯了把事情留在晚上做,或者习惯了晚上加班的日常,别人不走自己不好意思起身,主管不走,下面的人也忐忑要不要走,而主管可能也在想:下面的人都还没走,我先走是不是也不妥!
无论产品的妹子、研发的哥们儿、测试团队的兄弟还是业务线的运营都保持着表面上的专注,开会时都有独到的见解和问不完的问题,本来半小时的会议能给你掰扯四五个小时,各种撕逼扯淡之后以在研究研究、再梳理一下结尾,低效低能成了日常多见不怪的常规操作!
每年的猝死事件、重疾离职事件频发于互联网行业,体检的时候医生的建议一般都是多运动、不要熬夜、合理饮食,试问,人在职场,如何能做到科学作息,而这些知识谁又不懂得呢!
压力之下,金钱面前,更多的人选择的是用生命继续赌博,白天靠咖啡提神,夜晚用酒精催眠的日子谁能体会。刚进公司那会我120多斤的体重在四年之后飙升至近150,十多年未曾感冒发烧的自己前两年咳嗽了三个多月,间歇性的头痛、习惯性的失眠,我意识到的再不运动,可能要出事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看不到下班后的熙攘人群、车水马龙,看不到夕阳西下时候的晚霞,看不到公园漫步的情侣,看不到不肯归家的顽童……看得到的只有华灯初上的城市夜景、灯光璀璨的办公楼~
每天真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完成吗:
经常听到某某同事喊着“不行了今天要早点回去,扛不住了”,其实是真的扛不住了,以平均每天熬夜到12点回家来算,稍微折腾洗刷一下,加上路上的时间,睡觉都要一两点钟,有孩子的同事基本要在7点半不到就得起床准备饭菜、送孩子上学,常年6个小时不到的睡眠导致白天工作睡眼惺忪,晚上又来了精神,加上各种未完成事项、老板催着要结果,失眠也是常态,身体不亮红灯那就怪了。
然而很多白天的效率其实并不高,动辄一天四五个会议,同样的事情会若干次会议,最后要么不了了之,要么还是维持最开始的方案,而做事情的时间只能留在晚上,所谓的“加班是应该的,不加班也是应该的,只有完不成任务是不应该的”这句冠冕堂皇的话慢慢就演变成苍白的有点残忍的信条,这样的环境,不加班是一件多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加班的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加班?项目紧张,临时冲刺一下我是认可的,但是如果一年四季都在加班呢,那一定是有问题了,而且这个问题,绝不仅仅是阿里、百度或腾讯,可能整个中国it界都有,有一些很浅显的道理支撑着我们加班:
1、比别人晚下班了,心里会更踏实。
2、早走会担心领导不认可工作态度,领导不可能看到你的工作细节,却很容易看到你离开的时间。
3、回去了也没事做,不如耗在公司打发时间。
网上搜了一下对程序员加班理由的调研:
程序员A说:呵呵哒,你以为我们愿意加班?还不是为了生计!
程序员B说:谁想加班,但领导安排一堆活,不加班怎么办?
程序员C说:我也不想加班,但是会有一大堆愿意加班的人等着代替我,怎么办?
程序员D说:我们团队都在加班,即使我高效完成任务也没用!
程序员E说:公司就是加班文化,不加班就是不敬业,能怎么办?
程序员F说:相比997、996,已经不错了,宁愿平时忙点,换个清净的周末!
程序员G说:搞IT的哪有不加班的!
有些公司打着狼性文化的旗号,对加班一事视作常态,什么雷军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马云一天只睡几个小时、成功的人都这么努力我们有什么理由选择安逸、工作就是生活公司就是家庭、急着回家不如在公司和大家一起奋斗等……
“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畜生用”,这句曾经颇具戏虐性的口号现在想想一点都不危言耸听,而招聘说明或面试的时候是否愿意接受加班也成为录取人员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类似华为签订什么《奋斗者申请协议》的模式也已不再少见多怪,招3个人做5个人的工作,发4个人的工资,有能力的人会愿意接受挑战,不,确切的说缺钱的人一定会选择挑战!
很多加班的理由和慷慨激昂的励志鸡汤听上去都很有道理,让自己的付出换取家人的幸福荣耀,今天的拼搏是为了明日生活的更体面一些,但仔细想想,也会发现很可笑,要做好一份工作,努力和勤奋自然是必须的,但是努力的方式不是比谁下班更晚,不是跟人拼体力拼加班,应该拼的是你的能力、你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效率,如果同样的事情都要用同样的时间来完成,先完成的要等后完成的一起下班,完成这个事情还要加班搞另外的事情,那还分工资层级干什么,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又谈何为了家庭的幸福在哪里,没有了对家人和孩子的陪伴,幸福感又从何而来?
或许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但往往个人力量改变不了公司的文化和大环境,只能选择入乡随俗。试想你的团队大家都加班,就你不加班,就算你的工作不比别人差,但你却影响了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也不会得到主管和同事的认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只能选择离职或选择一个自己认可的公司和团队,挑战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成功的可能性只能说微乎其微,而自己的老板甚至是老板的老板也不敢去推翻这种文化,冒各种数据有可能下滑的风险!
加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理念的错误,靠人工来弥补
有在外企上班的朋友透漏,他们的很多业务更多的是依赖于上层决策,上层会非常谨慎的做决策,然后落地执行,一套决策需要几年的时间去验证结果,所以工作量是确定的,底层员工加班过多会被认为是上层决策的问题。
而国内的互联网讲究小步快跑、快速试错、迅速调整,这就形成了先上线抢市场再优化产品的逻辑,这种情况下就会带来好几倍的工作量,过度加班也就是避免不了的。
当然各有各的道理,外企那套模式,一旦上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那可能就很多年都缓不过来甚至关门。国内互联网这种较强的执行力就能很大程度上弥补上层错误决策带来的影响,也更加灵活,但同样感觉创新能力就差太多,毕竟从脑力活变成了体力活,我们的创新更多的在于局部优化,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思考,赶进度就会降质量,我们很少有一个用户体验很好的产品能持续很多年,要么被迫于KPI压力盲目的调整,要么被新的领导班子否则重新开发类似的产品,劳动力就是这样被过度的消耗!
关于工作效率问题:
简单算一笔账,依我所见,朝十晚十的工作日常, 中午12点吃饭出去晃荡,睡个午觉到两点,下午花一个小时吃饭休息,每天有效工作时间其实也就9个小时多一点而已。如果朝九晚八,午休1小时,晚餐半小时,每天可以工作9.5小时以上,反而可以每天早点到家,陪陪家人,早睡早起。
美国华尔街加班的人很多,投资经理们与天斗与人斗,做着各种博弈,付出很多,换来巨额的报酬。也有同学在私募,每天睡不到7个小时,告诉我,每天牺牲休息时间,换来自己账户上的看得见的数字上涨,但他也坦言这种节奏不可能持久,过几年总会换个平淡清闲一些的工作。
但是用你们的高智商脑子想一下,做技术不是一夜暴富的金融赌博啊,不应该是透支生命去换短暂的虚假繁荣啊,更需要持久战来为社会做贡献,为什么你们拼了命舍了健康去加班然后换取被淘汰的命运?
虽然有不少it大佬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之前百度请的陆琪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但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传奇,而且善始善终的传奇不多,被记住的总是那几个零头,那些没有被记住的悲惨的命运谁又认真去分析和反思过,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可持续进步,持续贡献的工作。
加班熬夜赶进度,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甚至有些项目会连续这样搞,可是最终的质量通常堪忧,更大的几率会导致故障,然后大家又继续拼命熬夜补救,恶性循环。
公司里面30%的人能力突出,效率高,不加班也能把事情做好,当然就是标杆。60%的人其实只能花更多时间才能把事情做好,只能老实加班完成任务。结果就看到整个公司大部分人都在加班,效率高的、想早点走的反倒像做了亏心事一样,甚至会有人说这么早就走了啊,本该理直气壮的事情,却变得好像脱离了团队似得!
效率高的没有带动效率低的,反而效率低的将效率高的人拉下马。适应了长期加班的工作节奏对一个团队来说不是好事,加班≠有效工作时间长,也许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晚到晚走的节奏,这是雇员和雇主之间的互相欺骗,其实挺可悲的!
如何打破怪圈:仅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各抒己见
1、改变自身认知:
连续熬夜一定是伤身体的,提高效率,早睡早起把事情做好,不要做样子加班给人看,只要自己拿到了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2、改变激励机制:
这个需要公司领导来决策了,不以加班时间评价员工,以实际产出来衡量,3.75不是看谁走得晚,而是看你对项目做了多大贡献,缩减工作时间的同时还能保证数据的有效增长,就是最好的标准!
3、求同存异:
尊重晚到公司晚下班的人,亦尊重早到早离开公司的人。有的人熬夜到夜里一两点,第二天晚到一会完全在情理之中,有人早起送孩子上学到公司也比较早,如果能高效完成工作,下班早点走又有何妨,有效工作时间都不会少!
4、荣辱与共:
让员工发自内心的把公司当家。该加班赶项目的时候大家就拼一拼、熬一熬夜,没什么不妥,但该高效的时候还是鼓励大家高效,如果加班熬夜变成一种常态,那肯定就有问题了,是否考虑增加人手或梳理工作重点和效能!
其实加班现象和影院观影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假设影院所有用户都坐着,那么大家都能得到很好的观影效果,体验一定不会差。
结果,中间某一排用户突然站起来看,对他来说看到的内容更多了,短时间内得到了更优的体验,但是这种行为就会导致后面的人为了看到全面的内容也不得不站起来,再后面的人也会纷纷站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看电影,看到的内容没变,但观影体验都下降了。
加班也是同样的道理,短时间的加班,确实会增加工作内容和效果,然后领导赞赏加班的同事让大家都要有这种精神,最后大家一起加班,时间长了,其实结果跟之前比并没有什么提升,但大家上班体验的都变差了。
如果影院有人战起来后面的群众或影院管理员予以制止,就不会出现体验大多数人体验下降的结局,如果公司领导以高效完成工作做奖励,加班完成不做可以提倡,大家的上班积极性也不会发生变化。
前几年在销售团队的时候,上层领导会经常喊着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大家,改变这种每天加班、周末也要加班的现状,每年都喊着希望在年底之前实现,但是直到现在,和原来的同时了解,不但没有改善,而且加班愈演愈烈,已经到了没有人提的地步了!
加班的作用原则上是应对突发情况的,是一种自发行为,但如果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强制加班,那就有很大的危机了,企业应该倡导不加班文化,起码不把加班作为一种目标,应该着眼于工作的目标,加强沟通效率和流程化、机制化、工具化,当大家都work smart,激发大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相信过度加班的问题会自然消失。
如何平衡工作、生活和健康?
马总有一次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这么回答的:平衡生活和工作实在是太难了,自己也不容易做到,真正能做到平衡的只有极少数人!
我觉得这个回答还是很实际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很多时候公司领导会以你不能协调好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为由作为你能力不足的理由,其实很片面,就是他自己估计也有很多难以平衡好的生活矛盾吧,有人连生活一项或工作一项都不能完全的平衡好,更不用说两者尽量平衡,这都要看家庭的支持、工作的环境、个人的理念和性格等综合因素的,不能拿这个平衡不平衡来说明一个人的能力问题,这太绝对!
有个朋友的朋友分享他的经历:
和女朋友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他很爱他女朋友,每日过着如胶似漆的日子,上班也不忙,最后到了讨论结婚的日子,女方家里以买不起房为由不同意,无奈之下选择来阿里工作,最后钱够了,但每天加班,又因为身体越来越差就每周健身,他就选择了工作和健身再后来陪家人时间就少了,最后感情出了问题后来离婚了!
对未来的畅想:
作为leader,看着兄弟们长期加班是否需要自省一下?一定要白天聊需求吗?业务和产品同学的工作就是明确需求边界,找到核心价值闭环,输出明确的需求文档给到技术团队去理解执行,为什么要让技术同学全程参与到前期扯皮阶段呢?个人认为这是协同机制问题,需求没明确清楚就开始簇拥上去,浪费大家的时间是很可耻的。管理员/PM同学要明确各个岗位角色的责权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每个人都高效完成自己份内之事,避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情况,人为创造出了角色缺失的问题。
会议是生产的驱动力,讨论得越清楚,返工就越少,但如果在没想清楚之前,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闲扯式的会议上面,用晚上的时间来做疲惫执行,那就属于“会议过度”了!
跟国外公司比,国内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者素质不高,对问题的边界定义不清楚。提需求的人没有成本,无止境地提不靠谱的需求,码农自己开发时也追求快糙猛,提高了系统的风险。总的来说,经理很忙,产品很忙,码农很忙,测试很忙,运维也受不了。。就是这样的结局。
从一颗螺丝钉到一把锤子,过程中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而是需要清晰的认识做一个项目的价值、边界、排兵布阵、什么时候该拼命冲刺、什么时候该缓下来修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减少不必要的扯皮,发现问题及时补位。既要和兄弟们一起冲,也要带头朝9晚5,细水长流,个人并不认为每个迭代都要赶工期,不然就要追根溯源是谁的环节导致了所有人都要加班的陪伴。在前面的版本没拿到既定结果之前,别谈什么整体交付,想清楚再谈感情。
所以目前的怪现状就是,业务的需求一直排不上期,产品追着开发跑,开发总有更紧急的项目要优先处理,有的产品排上了日程,等到开发出来发现业务已经不需要了,或者业务都不在了,很多需求都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很多人都是在做自己认为很紧急的事情,而真正紧急的事情是什么,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所以就造成了每个团队都却开放、缺产品、缺BI,而业务就只能像狗一样用时间来人工一切!
我们常说趁着年轻,再不疯狂就老了,但也要有个度,量力而为,不要还没老人就不在了,如果身体真的亮红灯了,一定要下定决心换个稍微轻松点的工作,毕竟人在一切都在,人不在,老王花你的钱。
如果有一天,一家行业引领者企业如果能实现早下班,崇尚高效高能的企业文化,我相信,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意涌进这家企业,这里会设立高效产出奖励,产生不为工作时长漂亮而加班的优秀团队,每个人在疯癫工作好的同时,兼顾了家庭,兼顾了健康,公司倡导全民运动,就和倡导公司业绩一样重要,或许这样的中国企业更有机会成为百年老店,如大洋彼岸的谷歌微软一般,乘风破浪,创新不断,不再是昙花一现的血汗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