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闫学老师讲《尼古拉的三个问题》有感
七月十八日,又是美好的一天。闫学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关于儿童哲学启蒙的绘本课《尼古拉的三个问题》。
闫学老师的课,犹如清澈的溪流,清新自然,不急不缓,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在她看似很平静的课堂上,大脑在高速狂奔,学生的思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向深处。
我想从以下两点来谈谈听闫老师的这节课的感受。
一、无痕的教育
闫老师从绘本的封面开始,教学生阅读绘本。他让学生注意绘本的作者,还注意看看翻译者是谁。然后她说:“当我们读一本书时,要记着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作品,还要记住翻译,表示对付出劳动的人的尊重。”尼古拉在询问好朋友三个问题的答案没有结果时,他独自跑到大山上去找老龟寻求答案,闫老师就问:“为什么尼古拉要选择老龟列夫?”学生回答:“因为乌龟年龄很大。”闫老师就说:“是啊,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年龄比较大的人去问,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多,经验比我们更丰富,他们的建议也往往值得我们去参考。”当尼古拉帮助了熊猫后,老龟列夫依然没有给列夫说出三个问题的答案,闫老师问:“列夫为什么不告诉尼古拉问题的答案呢?”学生说:“他想让尼古拉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闫老师就说:“只有自己去寻找去理解的答案,才是真正理解和认可的答案。”这样的例子,在后面的教学中还有好几处。闫老师就是这样,自然成章,水到渠成的对学生进行着人生哲学的教育。这是很多老师都难以做到的。
二、学生思考和思维的深向引入
在整个绘本阅读完后,我觉得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我想错了。闫老师说:“这本书读到这儿,还有很多的秘密没有被发现”。接着她又从四个方面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入更神秘的世界。第一方面是绘本中名字的奥秘。她让学生注意绘本后面作者的话,告诉学生绘本中从老龟列夫的名字其实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绘本里的索菲亚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夫人的名字,另外绘本里小狗普希金,狮子果戈里的名字都是俄国著名作家的名字。用这些这些人的名字,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这些人的敬佩和喜爱之情。第二方面绘本来源的对比阅读。她让学生找来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三个问题》读一读,找出和今天学的绘本的异曲同工之处,并说在这里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第三方面绘本中无字的秘密。闫老师告诉学生,绘本中还有一些秘密书中有,但是作者没有站出来说。他让学生关注到了这和绘本中那只红色的风筝,并引导者学生理解了风筝在这个绘本故事中,寄托的情感。第四方面绘本中蕴含的作者的国际文化。闫老师问学生:“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绘本里怎么会出现中国的大熊猫呢?”接着引导学生明白,大熊猫的出现包含着作者对中国文化乃至对东方文化的喜爱,他的很多作品都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元素,他的《石头汤》、《禅的故事》和《尼古拉的三个问题》被称为儿童哲学启蒙三部曲。
到此,一节绘本课才画上一个句号,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省略号。带给孩子们的是一次精神的旅行和升华,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学习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