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不觉词中苦,再阅方知字里愁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清晨时期,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烟雾,似乎非常的忧愁。兰花沾着的露水是她饮泣的眼泪,那么哀伤。罗幕也遮挡不住那缕缕轻寒,一双燕子悄然飞去。明月无法理解离别时候的哀恨愁苦,倾斜的月色银辉一直到了破晓时分还在穿入朱窗。昨夜西风是那么的猛烈,使得原本绿意盎然的树木也凋零了。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远方的道路。想给你啊寄去一封写着诗笺的信。但是山高绵绵,碧水无际,又不知道你到底在什么地方。

这首词是一首颇负盛名且非常典型的婉约词。在婉约词中,词人多是伤离怀远,慨昨叹今。而这首词情致深婉,却又寥阔高远。很多人认为它既不离婉约词,却又偏偏超越了婉约词。很多人都认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句写的尤为经典,深得人心。而我却不知为何,独独钟爱他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槛菊愁烟兰泣露”,词人开篇就写秋天破晓庭之时园圃中锁种植的景物。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借情于景。从中或可以粗略感受到作者闲淡的生活状态。花圃中的菊花因清晨的原因,故而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烟雾,就好似人一般脉脉含愁;而兰花上所沾着的露珠,看起来更像是在默默的饮泣。愁烟”和“泣露”不得不让人佩服词人在遣词上的精巧,而将“菊”和“兰”进行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之上,其实明着是写着景物,可表达出来的无不是自己当时的情感哀愁。“愁”与“泣”二字,更如白布之上的浓浊混墨,将情感更进一步进行刻画。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由外及内,先写了外面的景物,然后再内部景物,罗幕之间透露着一缕轻微寒意,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燕子本对罗幕上的那屡轻寒应该是没有任何感觉的,更不应存在任何联系。但是词人写到此处,却更像是在告诉人们,仿佛燕子之所以会双双飞走,是因为不耐罗幕那屡轻寒一般。给人以一种错觉感。也许真正在意这些气候因素的不是燕子,而是词人。初秋那淡淡的寒意或许还让人感觉不到什么,但是那双双飞去的燕子才是真正让词人感到轻寒的原因,天寒心亦寒啊。燕的出双入对,更反托出人此刻的孤独。两句看似单纯只写了客观事物的句子,实则异常委婉含蓄的包含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不露笔端,不着痕迹。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此句看,似乎有着些许对明月的抱怨,却是将情感的表达更为直接与强烈。明月本无心,是没有情感的自然景物,它不理解离愁苦恨再正常不过,“斜光到晓穿朱户”更是最平常不过最自然不过的场景;抱怨这些有何益处?可是就是要如此怨恨,反而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对于离恨的深刻体会,在愁苦中对月一夜无眠触景生情而生惆怅。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两句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承接上文。“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词人独自登楼之后的所见,更是由此忆起昨夜彻夜不寐,卧听西风催落叶的场景。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凋尽,可见昨夜西风之萧杀猛烈,“凋”字一字点睛,给予我们以强烈感受。景是萧索的,人是孤独的,独立楼上,楼越高,视野便也是开阔,看到的自然也更多。“望尽天涯路。”凭高望远,尽是苍茫,空虚怅惘却是更加深刻。望尽了天涯,却是望不尽的伤离意绪。境界在此处瞬间拔高,从帘幕院落,到登高望远,广阔天涯,感情瞬间转向悲壮,纤柔颓靡一扫而尽;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是一直受到众多名家所肯定的。

王国维曾多次在《人间词话》中用“昨夜西风凋碧树”三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可见此句深得人心。“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想给某个人啊寄去一封写着诗笺的信。但是山高水长,又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词人欲将内心的所思所想付之笔端,然后通过信件的方式向某人述说。却只恨天涯不尽,山高水远。两句将作者音书难寄的无奈体现的淋漓尽致,词也就在内心的空落落中的怅惘结束。“山长水阔”和“望尽天涯”是相呼应的,而“知何处”的慨叹则更仿若能听到词人内心的心声,久久回荡在天涯的尽头,久久不曾散去。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我已经忘记是在上学时期的哪个阶段开始接触这首词了,尽管过去这么多年,某些词句依然记忆犹新。但是重新读过,才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了词人当时的心境,对于整首词的理解也才更加深刻。以前上学,总是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背的朗朗上口。而现在转眼而观,却又更喜“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中轻怨,更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的无奈。

(喜欢的朋友欢迎扫描关注一下订阅号,或者加个人微信哦)


订阅号
交友微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
    汉唐雄风阅读 1,598评论 0 5
  • 完整“宋词三百首”原文及参考注解 卷五: 潘希白 大有·九日① 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②,问岁华、还是重九。恰...
    汉唐雄风阅读 1,196评论 0 0
  • 完整“宋词三百首”原文及参考注解 卷五: 潘希白 大有·九日① 潘希白 戏马台前,采花篱下②,问岁华、还是重九。恰...
    汉唐雄风阅读 1,039评论 0 1
  •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雨寒老师阅读 1,848评论 12 31
  • 没错,自从进入银岛浴室,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林林.钱影也在大门口见过,可她却说:"我…我不知道啊!我没见过你女儿." ...
    笑君杀手阅读 2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