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檀香刑》杂感

真正看完了莫言的《檀香刑》,最后钱丁县老爷的觉醒和反抗,虽然有些迟,但也是在意料之中。莫言在前面早就把他的憋屈铺垫做得足足的,就是迟迟不肯行动,直到最后悲壮的一击。想想也是,像他这么死心踏地忠于老佛爷和皇帝,对升迁还抱着希望的朝廷官员,不可能那么快地做出决定。在他看来,不按上头指令办事就是对老佛爷和皇帝的大逆不道,就是不忠不孝。他最后做出的举动,也预示着清王朝的气数已尽,革命即将在中国拉开帷幕。

个人觉得这也是莫言写得较好的小说之一。也是玄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杜撰的,但不难看出,作家的文化底蕴深厚。他能把这些真实的人物事件穿插其中,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真假难分,似乎他就在事件的现场,他的笔可以把现场的画面形象地描绘了出来,让读者也跟着身临其境。

特别是一些行刑的细节描写,我想,他应该是翻阅了不少这方面的历史资料,了解不少这些酷刑的执行方法,这才写出了血淋淋的行刑现场感。所以,真正的作家,不是光有想像力就行了的,还是要配合一些真实的材料,才能创作出亦真亦假,让人真假难辨的作品。

作者对于高密东北乡的理解和热爱,也是从头到尾贯穿其中。我想他对自己本乡本土的民风民俗应该是颇有研究。特别是对于猫腔的描写,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关于高密东北乡的作品中。他通过对这一戏种的介绍,等于是宣传了他家乡的文化。不是说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吗?他宣传好了猫腔,也等于宣传了民族的文化。随着作品在世界的流行,这一文化也会被世界所看到。

由此我想到我们广西被人称为文化沙漠,就是因为广西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得太少了。因为屹今为止,没有一个享誉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著名作家,通过生花妙笔,能把广西的美,广西壮族的民风民俗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能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广西,喜欢广西。真希望自己是那个可以传播广西文化的作家。只可惜本身才疏学浅,不仅不能妙笔生花,也对自己的民风民俗不尽了解,所以只能空自感叹。

以前因为自己生在农村,觉得自卑,从心底里看不起农村的生活。总想着逃离那一方天地,去到大城市,看更广阔的世界。但现在城里落户之后,才发觉,其实,家乡的那一方天地,才更应该是提供自己文化滋养的地方。只能惜,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为时已晚。因为,很多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深入骨髓,若非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很难去改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