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党,大道理都懂,还是没有学习的动力,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这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比如说高一高二的知识没有学扎实,甚至是初中的知识都没有学扎实。有人会问初中知识没有学扎实,是怎么上高中的?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特别是1995年中考扩招和1998年高考扩招之后,应试教育过程当中培养出能够刷题,考试的能力很强的学生是比比皆是。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高三党大道理什么都懂,却不能够有学习的动力。很有可能同学存在的状态就是学科知识非常薄弱,在过去又是一味的被应试教育做的这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好好学习的这种目标培养起来的。到高三阶段自然就感受到:高考考上大学又为了什么呢?一种不知所谓的状态。

这种状态再加上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可能就会是脑子里边什么道理都懂“要好好上学,考大学未来找好工作”可是由于自己的硬实力不够,现在再怎么刷题,可能也无法提高能够考上大学的成绩水平,所以就没有学习动力了。

第二种情况:有些同学学习的实力非常好,学科知识非常扎实,但是到高三还是大道理都懂,却没有学习动力,是为什么?这就与目标感不清晰有关了。

什么是目标感?目标感其实回答的是三个问题:

第一,未来我要在哪个城市定居生活。

第二,我未来要投身的事业是什么?

第三,我未来要怎样组建我的家庭,建立我的爱情。

爱情事业和生活这三个问题是构成人类生活存在感和生活成就感的核心议题。在高三的时候最好可以想想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未必全想清楚,把任何其中一个问题想清楚都可以。比如说一个最现实的,如果你是男同学,你觉得哪个城市大学里边的女生比较好看,是杭州浙江大学的女生好看?还是北大的女生好看?你可以想象一下要考到这个城市的大学里边去,这样就可以在这个城市里结识这些美女。

女生也一样,是中国传媒大学那里边帅哥比较多,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帅哥比较多?若你不是艺考生,这两个学校也完全是可以考的,这里经常会有著名的爱豆们到学院去接受一些突击式的表演或者语言培训,在这个学校里边上课是经常可以碰到这些爱豆,这完全也可以成为你为什么要努力奋斗,拼搏备考,考上大学的一个动力。

如果我们只出于高考和考上大学这个方向去建立“我为什么要应对高三的紧张备考并且想产生学习的动力的话”其实是很困难的,真正能够让自己产生学习动力的,不在于那些考试的目标以及那些毒鸡汤说的道理,而在于真真切切,非常真实的有关于你自己未来要在哪个城市生活要做什么事情,要谈一场怎样恋爱的真实想法。

从这三个点的任何一个点去思考,找到你未来大学4年时光的一个目标感,它都可以反过来非常强烈的支持你,并且激励你在当下采取行动去好好备考,好好学习。

当然如果你是前者,学习基础确实很差的话,不妨从现在开始建立一个心理建设,那就是想清楚刚刚谈到的爱情事业和生活的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想清楚这个问题之后,产生了明确的目标感和生活憧憬,带着这份目标感和生活憧憬开始准备明年的复读。

希望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可以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感而产生学习努力奋斗的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