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过年了,你是否已经在回家的路上?

      归心似箭是一种幸福,至少说明在一些所谓的人生大事和几个关键指标上,你已经顺利跨过了及格线,很难被七大姑八大姨碾压性伤害了。

      宋之问有句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唯恐家乡物是人非的心情到现在也适用。只不过,今天我们所畏惧的,并不是阔别已久后的沧海桑田,而是回到隐藏着对立紧张的亲属关系圈当中。

对于成年人来说,过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一项家族交际活动。亲属社交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交往,建立在辈分、纲常基础上的秩序根深蒂固,很难为个人喜恶所超越。压抑情绪和真实自我就成了必备的技能,在那些对你的异乡生活关切过度的亲属面前,大概没有几个人有怼回去的胆量。

在物质还不甚充盈的时代,她们送来的一盒糖果、一件手工毛衣都是足以让我们兴奋许久的礼物。上世纪90年代以前,市场化职业还没有充分发展,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局限于工厂、单位、土地,一个小范围的人际纽带便是很重要的依存关系。

曾经很亲近的人为什么会成为需要设防的对象?首先是因为两种力量的冲突。回到那个让你心生反感的起点,她们带着攀比心理的不礼貌提问,无非是获取一个参照系,按照嫉妒只存在于熟悉的人之间的原理,你过得好不好间接决定了她们家孩子的生活质量。

你在努力跳出原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获得更大的天地与自由,而她们努力把你拉回到一个封闭的熟人体系中。这个体系是她们的归属,也是一生的经营。在她们的价值判断中,外面的世界不过是一种遥远的场景,任它繁华三千东流水,生活的意义最终还是要指向一些可视的、可丈量的物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