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都懂得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家陈孜虹在曾说:

“大人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小孩子还不具备羞耻心的认知能力,所以不会觉得没面子。”

事实上,每个孩子从小就有羞耻心。

作家三毛曾讲过自己小时候偷钱的故事,因为想买零食,她偷偷拿走了家里5块钱。

偷完钱的她,怕被发现,一整天魂不守舍,后来受不住煎熬,她还是把钱还了回去。

三毛的行为,早就被父亲看穿,但父亲没有当面揭穿,而是给了她一些零花钱,还买了一盒糖果。

三毛回忆这段往事时,除了羞愧,更多的是感激。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与其用打骂让孩子强行长记性,不如多点耐心,给孩子一点成长的时间,孩子会在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中,学会自省。

一切教育的起点,都是从父母呵护好孩子最珍视的自尊开始的。

1.人前“护子”,是父母最大的温柔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中的主人公余欢水,因为儿子余晨打架,被老师叫到学校训话。

当着余欢水的面,老师没问缘由,一个劲儿指责余晨。

余欢水却选择信任儿子,没当众骂儿子,而是鼓励孩子说出缘由,最后发现孩子是因打抱不平才动的手。

爸爸的“护短”,给了余晨莫大的勇气,让他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保护孩子的自尊,多给孩子一点面子,孩子会因为你的尊重而变得更加强大。

2.不在孩子“糗事”上撒盐,是起码的尊重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本已经觉得很羞愧,这时父母再劈头盖脸地把他骂一顿,无疑是往孩子伤口上撒盐。

智慧的父母,会先安抚孩子情绪,再引导孩子找到犯错的原因。

抖音上,看到一位爸爸和四岁女儿的对话视频,非常暖心。

女儿放学拎着一袋湿衣服,低头走到爸爸面前,不好意思地说:“爸爸,今天我尿裤子。”

没想到爸爸没责骂,反而笑着说:“那你今天裤子上画的是什么图案啊?”

女儿一下子被逗笑,说:“今天可能画的是小兔子。”

爸爸接着说:“要是下雨天,宝宝就别在裤子上画画了,不然很难干。”

女儿咯咯咯直笑,自己想了几个不尿裤子的办法:上厕所不能憋,玩游戏前少喝水……

爸爸听完,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赞。

原本不愉快的一件事,在爸爸的幽默中轻松化解。

曾听过一句话:“孩子犯错,保护自尊在前,惩罚教育在后。”

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是给足孩子“面子”,让他们一生都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