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舍不得吃自己种的粮食,这正常吗?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我家是农村的,但是前些年修路,家里的几亩薄田都被占了,每年按粮食产量乘收购价给补贴,貌似还拖欠了一部分。于是家里就没多少地了,只剩村头菜地等寥寥一点。

前些天玉米熟了,鲜、嫩、甜,煮起来又好看又好吃。妈妈早上不到4点就起来去地里掰玉米,挑选卖相好的,用电动自行车带到县城,趁着早上买菜的功夫,在小区门口售卖。然后城里人上班了,就回家吃点饭,继续去地里掰玉米,趁晚上下班的时候再过去。晚上凉快,没卖完的话,也有一直卖到晚上10点多的。

为什么这么辛苦?因为收购价是一块四五,而新鲜的整颗玉米,可以卖到一颗一块、一块五。农民辛苦一整年,为的不就是收获的这几天吗?这样断断续续几个星期,一共赚了五六百块钱。

我劝妈妈不要这么辛苦,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也不困难,玉米留着自己吃吧。妈妈说,咱家吃不了那么多,而且吃多了也不想吃了。你走的时候,给后备箱放一点,家里没别的特产,这些给单位同事们尝尝。

其实那点地,玉米能有多少?家里一共也没吃几顿,基本都拿去卖了。

这周我再回家,看到锅里仍然煮着玉米——剩下的没卖出去的玉米。有老的快嚼不动的,也有嫩的还是白兮兮的。短小的玉米穗,稀疏的玉米籽。卖相不再好看,也不再好吃了。

真的是不想吃吗?不舍得罢了。

如果有一天,粮食供应紧张了,但没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先饿肚子的,一定不是城里人,而是农民。因为他们会把仅有的一点粮食卖给城里人,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给子女攒够首付,让他们有一天也能成为城里人。

三农问题一日不解决,城乡差距一日不消除,像妈妈一样的农民们,就一日吃不上自己种出来的粮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