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有人说数学是所有学科当中最简单的,起码比语文、英语简单多了。要背的东西少,理解了,很多东西可以自己推,不少东西能建立起联系。

为什么有人觉得数学简单,而有人觉得数学难?觉得难学的其实你没有掌握学数学正确方法。

那怎么学好数学?无论是哪个阶段,这三步都是通用的。

第一步,打下扎实基础:包括概念、公式、定理。

怎么去掌握这些?要达到怎么样的程度算觉得扎实了呢?

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找个人给他讲一遍,他听懂啦,你就会了。这个和讲题是一样的道理。自己会的,但要讲给别人听,未必能让别人听得懂。

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每天最多的时间在干嘛?是不是在不停地做题?前些时间有个网友说,他给二年级的孩子买了六套不同的数学练习。但非常不解的是,孩子总是90多分,一直无法达到满分。我说其实也没有必要要求孩子一定达到满分,另外练习題的题不需要那么多。

如果把数学与做题划等号,那这样是在折磨数学,也在折磨孩子。

第二步,把你学到的知识,当成解题的工具。

我们在小学阶段,开始学的知识点非常少,所以一切都是要按部就班。就拿二年级以前的计算来说,基本属于这样的,同级运算从左往右。

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学到的知识点在不断地增加。比如学了估算、奇偶性(单双),数的整除判断。

这些知识完全可以变成工具,用来快速检查我们计算结果,是否有明显错误。

这些知识点大家在上课的时候都学过,大家也知道。但是真正会把它们当成工具来使用的同学还真不多。

所以说我们需要用学过的知识,当成审题工具,而不是学过了就话在那。学而不用,那和没学有多大区别?就好比我们学习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数相加,我们会用乘法去计算,又快又对。到了五年级之后,我们学会了提公因数,我们要学会灵活地构造出相同的数出来,这些都是把学过的知识,当成工具,并且灵活使用。

再比如当学习了方程之后。解应用题就要尽可能地用方程去解。因为方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当然还没有学习方程,大家千万不要用,前期要练好逻辑推理能力。

第三步,学会总结。

这个也是不少同学欠缺的。某个题会做了,但是换个说法,可能就不会了。其实这种情况就属于,不会总结,不懂得变通。会一题就那一题,无法举一反三。

其实有很多的题型是比较类似的,我们可以把它们联系起来,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比如下面这道题:42人要过一条大河,只有一条无人小船,小乘只能乘坐6人,问至少分多少批大家才能全部到河对岸?

可能不少审题不仔细的同学会直接列算式:42÷6=7(批),非常明显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虽然一趟过去可以坐6人,但还要一个人送船回来,所以除了最后一趟能算6人,其他的每批真正过河的只有6-1=5(人)。因此大家知道这42人要全部到河对岸要多少批了吗?

这题其实和蜗牛爬井也是异曲同工之妙,一只蜗牛要爬出3米的井,白天向上爬了80厘米,晚上下滑了20厘米,问它几天能爬出井口?

大家看看解题思路是不是完全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笔]成都草根记事(七)-----网管毛毛 是不是成都的网吧管理员都俗称为“毛毛”?我不知道,但是我经常去的三个...
    公子林阅读 366评论 0 7
  • 感恩!六点签到4312天 寻找内在的驱动力使自己不断的进步。 如果找不到,只能悲哀的等待外在变故的驱动。 而驱动力...
    感恩学习相信小陶阅读 278评论 0 1
  • 潜意识是什么? 看不见摸不着。他是你的一种想法。可她又是你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去想的一种想法。如果经由...
    董小萌读书阅读 451评论 0 9
  • 昨天我和一位同在007平台践行写作的朋友聊天,这个朋友是我一位一直十分敬重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大哥。因为我看他之前的...
    GuangHui阅读 349评论 0 2
  • 大学生有考研的想法,如何能考一个理想的学校喜欢的专业呢?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做哪些功课呢(不打无准备之战)?可以从...
    桑彦贵阅读 3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