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性格劣势,才能看见性格优势

如何看待「内向」性格?

性格不分好坏,关键是要同环境相适应。

然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人际社会、商业社会,内向性格的人确实会遇到不少困难。

相比自我催眠「内向没什么不好」,或执着于「如何才能变外向」,我倾向于立足现实,「接受内向的劣势」:

1.我接受,内向不会让我朋友如云

交友需要释放信号,投入时间与精力。相比外向者的能量更多由外获得、偏好社交,内向者的能量更多由内获得、偏好独处,朋友自然不会很多。

2.我接受,内向不会让我成为众人焦点

外向者发自内心的社交欲、热情的互动、生动的神情与姿态,无一不吸引注意力。内向者沉默安静、平淡如水,自然不会夺人眼球。

3.我接受,内向不利于找工作

当今社会大部分工作看重人际交往能力,小部分工作需要社交但不看重。性格外向不一定总是优势,但性格内向几乎从来不是优势。

.

「你是我想要的员工,因为你内向」「我喜欢你,因为你内向」这等好事几乎不会出现。

不乏有广受朋友和职场欢迎的内向者,但受欢迎的原因绝大概率不是「内向」性格本身。

.

一旦真正接受,心不再愤怒,人不再抱怨和掩藏,目光不再紧盯局限,便能看见「内向」的另一面:

1.内向的我,更善于阅读思考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外向者用来社交的时间,我用来阅读思考。

阅读也是一种交往,是与作者深度对话;思考可将信息加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内向的我,做事心更静

当外向者口吐莲花、广结人脉,我把手上的事踏踏实实地做好。

每一件认真负责完成的事情,都能带来社会价值或自我提升。

3.内向的我,更耐得住寂寞

当面临独自在外、异地恋等一个人的时光,早就习惯了独处的我,总能耐得住寂寞。

外向者彷徨犹豫、努力适应之际,我已经坚定地向前走去。

.

「内向」本身可能不是优势,但它可以带来独特优势。

人生并不一定公平,但我们可以选择用好所拥有的东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