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行为及咨询案例(30/90)

普通百姓对于儿童的管理,常兴于所发现的“问题”,而止于管理过程中儿童表现出的“问题行为”。

案例中的母亲对于“问题”的执著,使她从没有放弃过“管理”,也就是说,她“坚持”看到“问题”的解决结果(作业写完,去上学)。对结果的追求使她下意识地觉得自己是个有原则、严格的妈妈,因而不会“溺爱”,更不会“放纵”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切对她“管理”的责难,无论是来自医生或是丈夫,她都下意识地、本能地抵抗;一切对她“管理”之难的共情反过来都让她感动。

这个结果是在过程中一个个小的“管理过程的终止”的代价换来的,表现为孩子在所需要完成的事情上的拖延和坎顿。

追根究底,追的是事实,究的是过程。没有事实的还原,没有过程的再现,是做不了行为分析的。

行为过程一旦再现,针对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也就水到渠成,且解决之道往往不止一种,我们在预防策略和管理策略中的各类招数都可以与求职者协商而由求助者定夺取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曾提到,普通百姓对于儿童的管理,常兴于所发现的“问题”,而止于管理过程中儿童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本例又何尝不...
    润物细无声201808阅读 1,391评论 0 0
  • 一般资料,八岁男孩 病史,开发脾气不合群,不喜欢上学,幼儿园是活动较多,曾诊断为多动症,在学校不听老师讲课,不写作...
    晋春77阅读 1,696评论 0 1
  • 对于儿童的管理,常开始于发现的“问题”,而止于管理过程中儿童表现出的“问题行为”。 案例中母亲对于“问题”的执著,...
    丁金波波种快乐阅读 3,701评论 0 1
  • 很多情况下,管理兴于问题,而止于问题行为。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再重新积累问题-管理-阻抗-加强管理的动态循...
    SZ_68de阅读 3,499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5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