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跟孩子玩水时,发现俩孩子游泳的速度还挺快,老大长手长脚,老二结实有劲儿,各有所长。
于是在咨询了从事专业游泳训练的同学后,给两个儿子报名了竞技游泳训练班。
上课时间选择了星期天的早上8:05,需要孩子面对几个困难:早起、水凉、枯燥。心里暗暗担心,觉得他们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果然不出所料,三个多月后他们就慢慢不想去训练了。
理由各种各样,先是说水太深,总是踩不到底,很害怕有水怪。接着又说水里有消毒水,辣嗓子(谁让你觉得不要钱就使劲儿喝啊!)。后来又抱怨教练总是骂他们,凶巴巴地吓死人。还有水太凉啦、下课后每次都没时间去水上游乐场玩啦……
由于这么多“站得住脚”的理由,俩孩子每次上课前就各种磨蹭、掉眼泪、打不起精神,老母亲要连哄带吓的才让他们坚持下来。
一边哄他们“坚持完这个月,妈妈就跟教练说我们不练了”;一边跟教练沟通,让教练了解孩子的想法,善意地提醒教练适当地鼓励表扬孩子。(据我的观察,这个教练对孩子缺少点说话艺术,总是不给孩子留任何情面,让孩子很难堪,也难怪孩子不喜欢他。)
谁料,当我真的想要放弃,让他们不再训练的时候,他们却来告诉我,“今天教练表扬我们了!”“我比以前游得快了!”“我喜欢游泳训练!”“你看我的肌肉,硬邦邦的,很强壮呢!”“我们还要继续训练!”
老母亲抓住机会赶紧鼓励他们,“好啊,既然你们决定要继续训练,为了表示我对你们的支持,就送你们每人一个专业的游泳包吧!”
要有“甜头”才有跨过这个坎的勇气和动力。
于是,在经过各种“角度”的坚持后,兄弟俩终于没有半途而废。
这让我想起了孩子小时候生病发烧,明明医生已经明确说了发烧有反复,不可能一下子就好,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密切观察,细心照顾。可是父母心里就是一刻也不能等,恨不得一针打下去孩子马上就好。
这种想要立竿见影的心理,往往让我们错过了孩子破茧的重要过程。其实很多时候,是父母急于求成,熬不过这一关,自己先认输败下阵来,孩子就更谈不上坚持了。
正如游泳,正如发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瓶颈”,家长不应该是发号施令的人,而应该是孩子最好的“战友”,不要轻言放弃,陪孩子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熬过这个阶段,就会迎来新生。
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
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
这段话,既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每一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