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并不是让一个孩子单纯地得到快乐,而失去了理想和追求。
让孩子“觉得自己重要”与“溺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与让孩子与人去争、去抢,也是两回事。很多人认为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是在“争”,其实这不是在“争”,而是“作为”。
道德经的结语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是好的,可是我们如果连“为”都不“为”,那就很消极。而一个消极的人,无法把自己来到这个世间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
虚竹在很多时候,都缺乏当下承担的勇气。
那么,对待孩子,什么是“纵容”,什么又叫“重视”呢?
在做亲子沙龙时,我经常给父母分享几句话,对孩子要“分享而不教导,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邀请而不要求”。
所谓重视孩子,就是指对孩子的尊重。你去尊重他的情绪、感觉、思想、感官、选择及心理和生理的需求等,这些称之为尊重。
什么叫纵容?当孩子做了一些侵害了别人界线的行为时,我们却没有去告诉孩子,你这样做给别人带去了什么后果。
打个比方,我正在卧室休息,孩子在客厅看电视,声音很大。我就会马上找到他说:“爸爸在休息,你在看电视,声音太大了,吵得我睡不着,我现在有点烦。”先描述事实,而不指责孩子。然后我会说:“你看你有没有办法,能不能即看电视又不吵到我?”再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最后双方再商量出一个解决办法——要么等我睡醒你再看,要么你去邻居家里看,要么把音量调小。
你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指责,有的是对孩子的尊重,同时提醒了他的行为,又明确了我的界线,最终达到孩子行为的纠正。
如果是纵容的话,孩子一闹,我就只能让他继续看下去,把郁闷留给自己。然而,如果长期这样,早晚我会有爆发的一天,同时,孩子就无法同理别人的需求,没有能力了解别人的感受,他也不知道别人的界线在哪里,这样的孩子,就成了“被纵容”的孩子。
有意思的是,大凡被纵容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个很权威的父母。纵容的父母和权威的父母从来就没分开过。
在我给父母上课的这些年间,我没有见过绝对纵容孩子的父母,也没有见过绝对权威的父母,我只见过两者的结合体。
慕容复在生活中,他不会过多考虑身边人的感受,比如包不同,比如王语嫣。他缺乏同理心,没有界线感。反正不管天下死多少人,我就是要复国。慕容复就被纵容坏了的孩子,他也一直被他的父母以权威压迫的方式对待。
父母纵容孩子一段时间后,会在自己心中留下一堆愤怒,然后找到机会就爆发,以权威的方式对孩子施压惩罚。再然后就会自责,自责之后就会再采取容。权威,内疚,纵容,如是循环往复。这样的父母,一直没有能力找准“尊重而不放纵”的界线。
同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谦卑”和“觉得自己不重要”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说,少林寺那位扫地神僧,他是谦卑的,但他也没觉得自己不重要,这是个悟道之人。他到了真正的关键时候,还是会主动站出来,而不是被迫站出来的。然而虚竹,几乎在他生命里所有的重大时刻,他都是被迫站出来的。
旷智勇老师:身心灵导师、完形心理治疗师、好睡堂道主、长艺资讯联盟董事长。 二十年来,师从数十位顶尖西方心理学大师,印度静心导师、道家内丹师父、佛家禅师及中西医大家。致力于体证及推广以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佛家自观自 在、慈悲为怀的生命态度为本,心理学及医学的身心调整方法为手段,帮助自己及有缘人以最当下的方式,经营好家庭、事业,迈向身心灵的健康。
更多家庭教育的资讯请关注 公众号 华夏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