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故事,总在不经意间感动你

阳光正好的午后,敲字得闲,便让小爱音箱随便放首歌来听,就此却经历了一场奇妙的邂逅。

“小爱同学”

“哎”

“放首歌听”

“好的,一首好听的《长恨歌》送给你听”

听名字与白居易的著名长诗《长恨歌》同名,我原以为又是咿咿呀呀的女声改编的古风歌曲,然而当开头老先生略带嘶哑,稍显虚弱的吟唱传进耳中时,我有些发愣。


词的确是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而歌曲在伊始老先生吟唱之后,声音渐弱,然后换做了一位更为醇厚的男声演唱,优美的诗词搭配上古色古香的配乐,当间奏笛声响起时,给人无与伦比的音乐享受。

然而前后演唱风格迥然不同,这种强烈的对比感让我困惑。好在评论里有人给了我解答,


文字里的故事让我触动,外公是前清的秀才,心心念着甚至还能哼唱而出的乐府曲调,女孩为外公心愿发布求助,歌手翻唱为老人圆梦,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的美好。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故事,我去搜索了相关微博,事情与评论中所说一致。

歌曲开头的老爷子名叫王之炀,小时求学于私塾,私塾中先生是清朝科举的秀才,教过一些原来乐府诗词的词牌曲调,老爷子至今念念不忘。

不幸的是,老先生被查出肝癌晚期,将不久于人事。老人的外孙女知道老人哼唱此曲一生,但苦于没有谱子传承,就发博求助于大家,希望有人能翻唱出来送给外公,了他一个心愿。

而这首歌就是歌手响应女孩的的微博所翻唱的。

知道了渊源,再听开头王老先生吟唱那一段,更有了一种历经沧桑而岁月静好的独到味道。

一叠曲过,背景一转,俨然是盛唐大明宫,雕栏玉砌,魏紫姚黄,此间少年,漫按管弦,一切都在记忆的初端兀自美好着。

遗憾的是,如今,老爷子已经去世了,然后我又在网易里搜索《长恨歌》,看着满满一屏幕的不同版本的翻唱,我不禁眼眶微湿。


陪伴了老先生一生的曲调,如今有那么多不同的版本,有那么多不同的声音去演绎,相信老先生泉下定不会寂寞。

有些歌曲不经意间听到就会一生相伴,有些故事,总在不经意间感动你,不是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