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

没空 = 不重视
相关方问题=干系人,管理相关方,套路:根据相关方参与计划来管理相关方,即审查干系人参与计划。

1、如何减轻风险影响
只有采取主动的应对措施,才能减轻风险影响。

定量风险分析
定性风险分析
制定应对策略

风险态度,在风险定性分析过程,项目管理团队应根据关键相关方对风险所持的态度,来纠正风险定性评估中的偏见。

2、(通过变更)应对已知-未知风险,应使用应急储备

3、敏捷的核心是:价值驱动交付,产品负责人排列产品待办事项应该根据价值优先级排序。敏捷提倡客户的频繁检查和参与,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项目走错方向而导致返工。

4、项目范围不符合战略目标,所以首先要确定该问题,并寻找解决措施,包括改变范围或取消项目。

5、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应主动解决,而不是甩锅、告状或惩罚。

6、挣值,SPI大于1,进度提前;CPI小于1,成本超支。

7、一个不断给项目找麻烦的问题员工,应当成一个问题或冲突处理。比如认识到其在项目的潜在影响,并将此记录在项目的风险登记册中。

8、培养通才,就是最大限度降低失去特定人员的风险。比如交叉培训或结对编程。

9、如何识别风险,进而制定应急计划?可以让相关方参与计划。
已识别的风险及其次生风险,都应已制定好了应对计划(或应积计划),并记录在风险登记册中。

风险审计强调总结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以及应对措施是否有效;

10、质量审计,就是想到QA,质量审计就是管理质量的工具。每次质量审计都会获得一些经验教训。

11、验收不通过问题,可交付成果完成,客户认为有缺陷,应对首先对比范围说明书或质量测量指标,确认是否真的有缺陷。

12、累积流量图和看板中,均可以表明在系统中进行的、还没有开始的和已经完成的工作。

13、开工会议的主要目标是介绍项目目标、计划,向相关方分配任务并获得承诺。开工会议可以分多次召开,并非一定集中召开。

14、焦点小组:引发深入、激烈的讨论。
需求管理计划:可以帮助指导收集需求、管理需求(包括统一不同的需求意见),如果还没有制定,必须首先制定。
需求跟踪矩阵:在需求确定后,确保所有需求得到落实的工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