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的西藏,统治权的斗争风起云涌。五世达赖圆寂之后,“藏王”桑结嘉措秘不发丧,暗中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就这样被选定。由于是秘密选定,十五岁前,仓央嘉措不为大家所知,得以在家乡度过自由无忧的少年时光,直到十五岁,他被迎入拉萨布达拉宫成为万众膜拜的活佛,不得不被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没过几年,随着支持者“藏王”桑结嘉措被政敌诛杀,青年仓央嘉措被诬陷为“假达赖 ’’,他被秘密认定的消息连同添油加醋的放浪不羁一起激怒了康熙皇帝。
史书记载,康熙年间,皇帝下诏将仓央嘉措押解到北京,行至青海湖畔,这位年轻的达赖因病去世,时年二十四岁。 从农奴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却留恋自由率性的市井。他是神圣的活佛,是温柔的情人更是出色的诗人,在他短暂的二十四年人生旅程中,交织着宗教的神圣、 政治的诡谲,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而他在拉萨岁月留下的情诗,既是尘世情感的思考,也是人生哲学的思辨。
情感是复杂多变的,不总是以一种美好的状态呈现,在爱情的进程中有欣喜也有哀愁,有欢聚也有离散,有忠贞也有欺骗,那么是否就能选择逃避呢?“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相思”,这是一首爱情逝去后的反思之作,相思之苦令人煎熬,假如没有相遇是不是会好一点?仓央嘉措颇具智慧的发问:是否真的不愿遇见、相识、相知、相爱?也许,爱情的缺憾便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人生缺憾,即使稍纵即逝,即使怅然若失,也依然选择曾经拥有,这大概就是真实的人生,谁又能回避得了呢?
与其说这是情诗,不如说是道歌,是仓央嘉措悟道之后的发现和觉醒。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短暂的生命个体与永恒的大自然的对比——“去年 种下的幼苗,今岁已成禾束;青年老后的体躯,比南方的弓还要弯”,这是年华易逝的感叹;“写成的黑色字迹,已被水和雨滴消灭;未曾写出的心迹,虽要拭去也不从”,这是面对外部世界善变, 而内心却坚定无比的誓言;而更多的是面对人生中两难抉择时的困惑,“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身为达赖,佛法是至高追求,作为凡人,爱情是无上理想,菩萨与爱人两者如何选择?理智与情感两者如何调和?虽然并非每个 人都要像仓央嘉措一样在佛法与爱情之间做激烈的内心争斗,但“世间安得双全法”却道出了每个人都会面临选择与放弃的两难抉择。这是一个典型的人生选择的诘问,已然超越了情感的界限, 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生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