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做自己,还能做点什么?

读完扎克伯格的哈佛演讲全文,非常有感触:一个人心态、眼界和认知水平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高度,所以每个人只能成为自己成为不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就只能去欣赏。但是,除了做自己外,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


粗读一遍最直接感受:你在为生活而苟且还是在为梦想而奋斗,不在于你在说什么而在于你的理想和信念,你坚信自己所做的意义大于你本身存在的价值;

细细再读一遍,对比自身纠结的现状:本质在于你要的太多,自己又给自己设置了很多桎梏,觉得自己做更多更好,可还是惯性的在原有状态踏步;

在细研究演讲内容,会发现人获得有价值获得幸福路径:

第一,我们要认识世界国家机制的不完善,有幸运儿是受益者,更有广大的不幸者存在;作为幸运儿要怀着感恩之心,抱着普世心态去帮助每一个人;对于不幸者不应该抱怨,因为世界发展到现在是一个充满机会,充满机遇的时代;

第二,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不为自己所获得的“名和利”,你会发现世界比你广阔得多,比你想象的大很多;

第三,我们要终身去学习,去思考,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眼界和认知,你才能刷新你的认知,才能找到你存在的真正价值;

第四,不管你现状是不是再苟且(因为我们大数据都不是幸运儿),但是你心中有远方和诗,再慢慢的,把远方和诗,落到现实的土壤中,一步一步,终究会获得你连接世界的价值。

国内大地上多元化的价值观也正在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与其羡慕炒房子挣得多的别人,不如去欣赏和结交些更有深度,更有趣的灵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