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11·11”变成了光棍节,后来又被马爸爸搞成了全民购物节,火爆程度堪比西方“黑色星期五”,甚至更甚,毕竟咱这14亿人口大国的数字摆在那儿呢。
2015年,天猫淘宝双十一销售额912亿。
2016年,天猫淘宝双十一销售额1207亿。
2017年,天猫淘宝双十一销售额1682亿。
从2009年推出“双十一”开始的仅有27家商家参与,发展到销售额年年创新高,去年到达1600亿元。2018年,截止目前,天猫销售额到达1900亿元,预计今天妥妥地超过2000亿元,几亿人民用鼠标、键盘支撑起了马爸爸的电商王国。
从 “吃货”、“剁手”到“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小龙虾不能解决的,如果有的话,那就两顿”、“坐飞机去巴黎喂鸽子”、“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等等一些词汇和句子在年轻人当中流行,凸显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大众消费升级,有时间有心情有金钱去吃喝玩乐,不再像我们的祖辈、父辈一样,大多数人挣扎在贫困或者温饱线上;这些聊天和认知方式的流行,似乎也暗示了大家,消费才是消除烦恼、丰富生活的最佳方式。
在一些乡间村落、小城镇随处可见的墙体广告
现在,哪怕是十七八线的乡间村落,都能找到促销广告的身影。生活在现代社会,你总需要用银行卡转账、交费吧,银行广告来了;总需要打电话,发微信吧,移动、联通、电信三巨头的套餐介绍来了;田间地头干活累了,喝酒小酒放松放松,白酒、啤酒的广告来了。再稍微大一点的小县城、三线、二线、一线城市就更不用说了,大众传媒,户外墙体楼宇,广场LED屏,灯柱、马路上,厕所里,只要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就有广告存在的空间。如果消费主义理论是一个深深的陷阱的话,这些潜移默化给人洗脑的广告就是将人推向陷阱的一个个推手,现代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还记得大学时代,一位老教授讲述他的大学时代时,同学之间不像现在这样,没有物质上的攀比,在学生当中流行的是传抄诗歌,哲学探讨,似乎那时候的学生想的更多的是家国情怀、社会弊端。反观现在的小学生问他的梦想是什么,答做大明星,为什么要做大明星,可以出名,赚很多钱。于是,要赚钱的想法从小学生的梦想变成了大学生的焦虑,偶尔在一些大一、大二学生的朋友圈里,看到他们发的内容是“好好学习,努力赚钱”让我大吃一惊又瞬间能理解。物质消费的社会,让学生们深深理解了钱的重要性,而过早理解,便也提前带来了压力和烦恼,进而变成了想要而暂时得不到的焦虑。
前段时间回家,妈妈讲起了她小时候跟外公和其他阿姨一起生活的故事,说那时候家里太穷日子太苦,只希望能每天吃到肉,过年有新衣服穿就很知足了,现在这样的愿望在你们身上早就实现了,怎么感觉你们的生活过得还是很辛苦?是啊,一山更有一山高,况且现在地贫富差距这么大,时不时总是主动或被动接收一些身边“成功人士”地信息,顿时焦虑感陡增,更可恶地是,一些公众号文章利用现代大多数人渴望所谓成功地心理来贩卖焦虑赚钱,焦虑感呈现几何式增长。
“礼物不需挑最贵,只要香榭的落叶”,歌词说的轻轻松松,方文山可能没有想到,现代社会,从中国去一趟法国,对于有些人来说也不是那么稀松平常地事呢。
突然间特别佩服田园诗派陶渊明,他居然能够因为厌烦官场浮沉而逃离庙堂,过上“待月荷锄归”的生活。一对比下来,更加凸显了自己是大俗人的事实,知道现代消费主义理论如何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却还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只是期望挣扎得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