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亲身体验,是他精神发展的轨迹,是他对人生最真实的感悟。本文对每一个不同年龄段进行分析,来探索孔子的精神修养的发展与变化。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自述的对人生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世界观也在改变。这句话体现的是孔子的心路历程,也是他的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观察这个过程,会发现很奇妙:孔子的人生越来越淡泊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孔子整个精神修养发展的第一步,是他一生的写照,因此对它的解读是十分重要的。字面意思看上去很简单,即: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学习。曾仕强教授也这样解释过:“在人的十五岁的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这里的“学”,为“学习”的意思。然而冯友兰先生说:“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学’,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论语》中孔子说:‘至于道。’(《述而》)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冯友兰先生的意思更为准确。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或是改变世界,首先要有知识;要获得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就要通过学习。年少时更应该确立人生信条,定下人生志向,想法未来的道路。所以“志于学”更偏重于内心志向的确立,但要求是两方面的:内要立志,外要学习。
“三十而立”,这是孔子对自己在三十岁时所达到的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子曰:“立于礼。”(《泰伯》)三十岁,懂得礼,言行得当,就会坦然地面对一些事情。人活到了三十岁,无论是过得好还是坏,他应该已经能在世界找到他的位置了,正所谓“安身立命”。若把“而立”认为是成家立业,这是片面的。这只能说明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却体现不出他的内心世界。所谓“立”,立的不是家庭、事业等,而是心——对社会有比较清醒明确的认识,人格能独立。因此“立”是精神性的而非物质性的。能看到,孔子已经从“立志”向着“立心”发展了。
在社会中又经历了数十年后,达到了“四十而不惑”。不惑的方面有很多——对人生的解惑,对世事的解惑……为什么别人能成功,我却失败?为什么别人幸运,我却倒霉?对于这累问题他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了。“四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迷迷糊糊地过了前面四十年,一直有困惑。然而听闻的东西多了,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三十岁时过得这般,四十岁时过得那般,十年的生活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或者毫无变化?孔子还在思考,主观上他是不惑了,但他还是要寻找一种影响他的客观存在?这个存在是什么,又过了十年他才悟到。
孔子是承认“命”的。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又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我们知道,孔子的学说不被国君接受,因此他一直怀才不遇,抑郁寡欢。这么努力,可是没有什么好结果。孔子想了想,就这就是命吧!时命不济啊!然而他就觉得上天坑害他,然后自己自暴自弃吗?非也。孔子说的“成为君子就要知命”表现出了他对命的接受,因此他是个不“怨天”的人。孔子把“命”分为两种:天命与时命。天命是公平的,它是必然的,指向人生的终极价值;时命是有差别的,它是偶然的,是人的一种外在局限。然而时命并不坑害人,君子承认时命,时命就是对他的磨练。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君子可以感叹时命不济,但不能因为时命不济就放弃,反而要更努力来突破这种局限。孔子就因为知天命后往“仁”做出了更大努力。知天命,认时命,人生就会有一种难喻的豁达!
“六十而耳顺”,解释基本分为两种:一指能容忍逆耳之言,二指听言知意。我更赞成前者。李泽厚先生解释是:“六十岁能自然地容受各种批评。”人生已过六十个春秋,倒霉的事也经历过了,难听的话也都听过了,所以想开点吧!“耳顺”,就是遇到不公平的事、困难,听到批评或难听的言语,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这一些如流水般过去吧。孔子的学说不受待见,对他的批评也不少。可是他都听惯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孔子被别人指责时,他也没有动怒,自己说:“说的没错,我就像丧家之犬。”人生之坎坷、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还会在乎这些事吗?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谦谦大度,这正是孔子老年的写照。
耳目久顺则心自顺,便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君子坦荡荡”,君子必然耳目顺,所以君子有较高的道德。进一步,当人的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时候,他的道德修养就达到了最高境界。然后,他的行为随心而动,而且这个心在道德的长期熏陶下,不会有邪念,自然不会超出规矩。行为都合乎本性,顺应自然了。
总的来说,孔子的精神修养分两个阶段:尽人事,知天命。五十岁以前是尽人事,做好世间的一些事,充实自己的人生;五十岁以后是知天命,开始反思人生,追求自然的生活。有点符合庄子的“齐物”思想,不把善恶是非当真,追求自然与本真。孔子的一生太累了,他需要寻找一种解脱,寻求一份宁静。
参考文献: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01
②郭齐勇、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13-10
③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