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同事,打从十几岁开始,发型就几乎没有改变过,永远的齐耳短直发、齐眉平留海。这个发型真的很适合她,清新文艺范儿,到现在也称得上中年少女味儿十足。
而我的选择却是完全不同:一个发型留不到一年,我总是要变的,不仅变长度、变形状,甚至颜色也常常尝试改变。
我喜欢改变。
如果说保持原样带来的是一种稳定、熟悉和安全感的话,那么改变,带来的就是疗愈、希望、和成长的痛快——痛苦之后涅槃重生的快乐。
01 改变带来疗愈
小艾跟她的男友在一起生活六年了,熟悉、享受有他的每一天。早起一起吃早餐、多数时候一同出门上班,中午一定通个电话,晚上先后回家也是一幅浪漫温馨甜蜜的画面;周末跟他一起去看电影喝咖啡,常常走进同一间餐厅吃饭。
小艾以为他们可以这样一起走到天荒地老,可是忽然有一天男朋友开着车出差的路上遭遇车祸,忽然去世,再也没有回来。
小艾陷入深深的无法自拔的悲伤中。固执地把家里的房子保持着原样,好像男友从不曾离去,甚至到了周末也常常走到他们俩一起吃饭的餐厅影院。就这样,过了一整年。
终于有一天小艾走进心理咨询室,咨询师仔细倾听了她的诉说和悲伤,深深地聆听了她内心深处对男友的思念和爱。
然后邀请小艾作出一个改变。
小艾一直做的是紧紧地抓住——其实是抓不住的,所以痛苦,感觉到好像生命的能量一点一点地在离她而去;
咨询师邀请小艾试着学习放手,看看能不能给她带来一点新的什么。咨询师邀请她做了一个跟男友的告别仪式,她内在悲伤终于走出来了,生命得以疗愈。一年后小艾结识了新的男朋友。
因为曾经美好,我们不愿放手;而改变,往往带来新的疗愈。
02 改变带来希望
一位爸爸带着青春期的儿子来咨询,因为儿子有了网瘾,不与父亲及任何人交流。
爸爸很爱儿子,但爱的方式是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儿子觉得爸爸完全不理解她,对爸爸的说教很反感乃至叛逆,渐渐地越来越孤僻。
咨询师告诉爸爸:你永远无法用造成问题的思维模式去成功地解决问题。你愿意改变自己的方式,试试真诚地聆听儿子、真正地理解他的感受吗?
这位爸爸听取了咨询师的意见,一点一点认真深入地学习如何聆听、如何与儿子恢复心理上的联结,终于儿子再次打开心扉,与爸爸恢复了健康的关系,也开始慢慢增加与别人的交往了。
如果爸爸坚持自己的理念、价值观,抱定对孩子的期待不肯改变,孩子没有办法这么快地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
爸爸的改变带来了父子关系的新希望。
03 改变带来重生的痛快
再讲一个小故事。
一位太太来到咨询室,一直掉眼泪,她说自己特别痛苦,因为她的先生不再爱她。
他们曾经是青梅竹马恋爱八年才走入婚姻的,现在结婚才不到两年,她说,她和先生一结婚就开始吵架,现在先生每天都藉口加班,不愿意早回来,她甚至怀疑他有了第三者。
了解之后咨询师发现丈夫其实一直都爱她,只是特别接受不了,太太多得数不清的规条,比如太太要求丈夫坐在沙发上不能把沙发上的套子弄皱;坐得有坐相、站要有站相,袜子要放在指定的地方,吃完饭要立即收拾所有的用品……丈夫不止一次地说回到家里我就想轻松放松,可是你这样从头到脚地管着,我觉得特别不舒服。
原来太太这一切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非常相关。她从小与有洁癖的妈妈一起长大,完全吸收了妈妈的教导,养成了极为严格的生活习惯,内心也觉得生活就应该这样。看到大大咧咧的丈夫,生活习惯与自己完全不同,实在是太不能够接受,总是希望把丈夫训练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既然问题已经非常的明显,咨询师就问太太:你愿意为了你的爱人做出改变吗?
太太流泪答应试一试。
起初,改变很痛苦。但这个关系的结局是当丈夫看到太太如此困难却愿意一点一点地改变,感动于她的诚心,也表达了对太太的感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终于恢复如初了。
原来,改变有时候是先痛苦后快乐的一段重生。
我是大玲,喜欢自己,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