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登山,脚下的泥泞与迷雾,终将成为登顶时最闪耀的勋章。
____题记
蝉鸣聒噪的盛夏,初三的课桌上堆满习题,我知道,这是一场向着“珠峰”的跋涉。
阴霾初笼求学路
升入九年级的第一次摸底考试,像场猝不及防的暴风雪。物理试卷上刺目的红叉层层叠叠,牛顿定律与电路图仿佛结成冰棱,将我困在山脚下的迷雾里。暮色漫过操场时,我攥着试卷立在走廊,冰凉的金属栏杆硌着掌心。班主任的声音穿透暮色:“真正的攀登者,不会被一片乌云挡住视线。”那晚,台灯将错题本的阴影投在墙上,我用荧光笔重新勾勒公式,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决心以错题作台阶,重新丈量向上的轨迹。
同窗共战书山险
百日誓师的旗帜猎猎作响,备考的日子开始燃烧。模拟考的压力如同高海拔的稀薄空气,令人胸闷气短。我与同桌在课桌上画下楚河汉界,却又在晨光熹微时共享一份背诵提纲。某个闷热的午后,我们为一道化学推断题争得面红耳赤,翻遍五本教材,草稿纸铺满元素符号与反应式。当解题思路突然贯通,窗外的阳光正斜斜爬上我们凌乱的笔迹,在“答”字上镀了层金边。那些交换过的咖啡糖、互相批改的错题集,都化作登山绳上的结,将我们的步伐紧紧系在一起。
云散终见顶峰光
中考倒计时牌翻动得越来越快,我在深夜的书桌前绘制思维导图,让零散的知识点凝成登顶的阶梯。困意如潮水漫来时,墙上那张珠穆朗玛峰的照片便会在月光中浮现——皑皑雪峰刺破云层,仿佛在提醒我:每道解出的难题,都是海拔上升的刻度。最后一次模考放榜,我的名字跃入年级前十,窗外的凤凰花正开得如火如荼,像是命运提前燃放的烟火。
合上笔盖的刹那,我知道,这场奔赴心中“珠峰”的旅程,早已让我收获了比分数更珍贵的勇气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