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地面已经稀稀拉拉落了一层小雪,记得去年第一场雪的时候还在高中的教室,看着窗外依旧挺拔的松树发呆。满是哈气的玻璃上写下的祝福,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2016。
保定,雪,在写下此时此刻的心情。离家200公里。
读了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从淅淅沥沥、哗哗啦啦到乒乒乓乓、大雨滂沱,每一种雨声,每一次雨后的泥土气息,都像极了安安静静听雨人的心情,散发着浓郁又深沉的思乡之情,飘荡在空气里,又揉进一些凛冽吸入肺里,像一颗老树的枝丫,七伸八错地占据整个身体。
隔了一个海峡的祖国,却像是遥不可及的虚幻,又像是伫立不倒的坟墓,只顾埋葬着自己难以言喻的乡愁。
曾见过,有的人,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大都市不敢往家打哪怕一个报忧的电话,那个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但,那又怎样;有的人,从拖着行李箱一个人飞去学校起,就知道隔了大半个中国的家,再也不是想回就能回了;有的人,一路心酸和苦难,在对上父母开始有些混浊的眼睛时也只剩轻描淡写的一句“我很好,不用记挂”;也有的人,再也赶不上回家的末班车,再也尝不到妈妈拿手的烧煮烹炒,再也没有牵挂,余生没有了家。
待再久的地方,没有家,也只是个寄居的空壳。
直到有一天,它会张牙舞爪地告诉你,这个城市,从来不属于你。
它会用它的尖嘴獠牙,一点点撕裂你最后的归属感。
所以庆幸当初没有执拗到底,踏上那一条飘荡的轮船。
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还不知道生活毫不怜悯的样子,还在象牙塔里读书生活,还在期待一个会好起来的自己。
希望快乐的苦闷的煎熬的痛苦的人最终都可以轻松地笑着,闹着。
山水间歌声回荡,回荡思念的滚烫,去年的家书两行,读来又热了眼眶,云水间静沐暖阳,烟波里久违的故乡,别来无恙,你在心上。
喝一杯酒,敬那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