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
我喜欢这样的词,更喜欢了这样的景。
走下楼,满满的阳光,暖暖的。已是初夏的光阴,那么喜欢这一抹暖阳,明艳艳的,泛着白白光,暖得沁人心脾,真想多吸几口,再吸几口,人已沐浴在这和煦的晨光中。
“呀呀呀,再该就不刮了,刮了多少天了?”迎面就撞见了二楼的老奶奶,走着和院里的老人谈着天,老人脸上的皱褶舒展了几许,和那天站在风口里,满面愁容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那天的大风刮走了她儿子几十亩地的膜,白晃晃的都是银子啊!可天的事情,与钱无关,与人无关。
五月,五月的阳光终于惜墨如金般的泼洒着这片黄土地。五月的暖阳也终于冲破重重叠叠浓雾,将光芒抛向这片大漠中的土地。
白墙,黛瓦,绿树,蓝天,还有比这更绚烂辉煌的画卷吗?这个微风不燥的晌午,仿佛刮了几个月的风沙如一场短暂的噩梦尘封,天地瞬间改换新颜。那么痴痴的,昂首,与天地光阴同在。陈子昂若此刻在,也不会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的悲怆来。
路旁两行白杨已绿叶婆娑,如哨兵般守护着这片贫瘠之地。小十字旁的小花园,那些开花树木忧郁的结束了它们匆匆的花事,此刻又勇敢的身披绿衣,点缀着这片沙海绿洲。想起易安的“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个春天,真是黄花比人瘦啊!
有了阳光的日子,冷清的街道瞬间热闹了。蛰居角落,房间的人们都倾巢而出,于是,旮旯胡同的小商贩们也多了起来。“玉米,烤红薯了”,“千层饼,胡麻油卷子了”,“手工豆腐卖了”……这个如泉般澈清的日子里,仿佛这叫卖声亦如流水般汩汩,仿佛春天才刚刚开始,仿佛今日里打开的一副清明上河图。
小巷深处,紫槐如一个个紫色的铃铛,悠闲的挂满枝头,将那老屋的雕梁画栋都藏在浓稠的花叶间,庭院深深几许,初夏让小巷有了江南的味道。如再添几点微雨,滴落在渐渐浓影匝地的垂柳间。那老榆树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枣树姗姗来迟的新叶如初春的号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长长的小巷,我独自徘徊。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