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生活 | 方寸之间,孩子过得怎么样?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七岁,一个三岁。

(图片来自网络)

大约上个月中,朋友发来医院的图片,是一名医生穿着防护服正在看诊。我直接拿给他们俩看。

哥哥问:这是谁?为什么穿这个?

我将自己有限的信息跟他分享后,他立刻就接受了必须待在家里的事实,不吵不闹。可是三岁的儿子表示“很难过”,在家闹腾了两天,大呼“垃圾车还在等我呢“,超市里的玩具他心心念念到现在。

算起来,这俩猴孩子竟然一个多月没出过家门,这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退回方寸之间,他们过得可好?

好着呢。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依然快乐,没心没肺的快乐。

要说我们成年人真是不行,情绪大都经历了几番转换。从最开始的震惊到佯装镇定,再到说不清的愤闷焦虑,现在则是在惯性中保持警惕。

可是这两孩子,情绪平稳、似乎完全不留恋门外的世界,他们对眼前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家再次产生了莫大的探索热情。

他们活在当下,无知而无畏。

周一到周五的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老大被他爸爸叫起来上课时的各种起床气;周六日的早上,叫醒我的也不是闹钟,是老二捏着我的脸喊“妈妈,起床了,我想吃早饭”。

足不出户,丝毫没能影响他们的胃口。

“妈妈,我想吃点咸的、辣的。”

“妈妈,我又饿了,还有草莓吗?”

“妈妈,我想吃上次那个牛肉。”

“妈妈,我吃完饭还是要吃一整天零食。”

吃饱喝足,他们元气满满。

家里的沙发垫是他们的滑滑梯,一趟接着一趟;沙发垫也能变成推车,弟弟躺着,哥哥推;没一会功夫,沙发垫下塞靠枕,告诉我说做了一个蹦蹦床,而且还不影响楼下的爷爷奶奶;被套是帐篷,还能变成袋子装弟弟;窗帘被拉扯得瑟瑟发抖……


(图片来自网络)

几乎每次和外地的朋友联系时,她们都会问我:孩子待在家里都该疯了吧?

我想了又想,疯的可能是我和孩子爸爸。毕竟这个寒假比以往任何一个寒假都来得更长一些。

以前的寒假,过年热闹几天,催写作业几天,再忍忍就可以送到学校,今年不行,一家人捆绑相处、时日长久。

假期开始后,多年潜藏的衣物架子——健身车隆重出道。七岁男孩的求胜心直接逼疯了我们,至少是我。

第一次以家庭身份组团参赛,三个人接力骑行73公里,新伤旧患,第二天我就爬不起来了。面对孩子一天二三十公里的任务分配,我直接认怂。

每天,这两只笼中困兽,如同脱了缰绳的小野马,在房间和阳台毫无目的、撒了欢地奔跑,我在扯着嗓子呵止和对楼下邻居的愧疚中度日。

每天,反复安抚他们之间有意无意的磕碰、反复调停他们之间此起彼伏的哭诉、还要接受他们在我耐心耗尽边缘的疯狂试探,也要面对七岁男孩对我是不是他妈妈这件事的质疑。

育儿书上说:男孩们的多巴胺更多、神经链接更直接,所以天生注定他们更闹腾、更幼稚。

诚不欺我啊!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漫长的假期,对于二胎家庭的父母来说充满了考验,但其实,两个孩子也不总是无忧无虑。

属于哥哥的难题在于他今年要以网络学习的方式接受义务教育,尽管待在家里,也不能不按时学习;

而自从哥哥开始上学后,爸爸要边玩手机边监督上课,妈妈还得一笔一画抄写题目,弟弟只能越来越独立。

昨晚十点,家里灯火通明。玩具除了不在玩具箱里,散落在各地,我早早地洗漱完毕躲进卧室。

哥哥铺好瑜伽垫,邀请他爸爸一起平板支撑和仰卧起坐,我听见孩子信心十足给自己数数,也听到一阵倔强颤抖的喘息。


(图片来自网络)

夜深了,但是小哥俩丝毫没有睡意,他们兴致勃勃又开始情景剧。这一次不是光头强与狗熊、也不是佩奇和乔治,而是课堂教学。

“小手背背后,哥哥现在给你上数学课。”

“好!”

“1加1等于几?”

“等于几。”

……

“现在上语文课,我们背咏柳……第一句是什么啊?爸爸!爸爸!爸爸!”


反正,养育两个男孩的家庭根本就不配拥有安静的权利。但只要你们俩过得比我好,闹或不闹,心大的本领我们早就磨炼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家健身房门口的广告语写道:健身是一种责任,事实上,健康才是最大的责任。 记得在2015年春天,我感觉四肢无力,胸...
    虚怀若谷8阅读 1,800评论 0 1
  • 一、“用户登录”为例 例如:用户名称:lisi@cjpServer.local,密码:123456 1、登录流程:...
    iOS_成才录阅读 4,999评论 1 4
  • 今天跟朋友在街上找暑假工跑了一整条街,所有的对话几乎都是三句话 “美女,你好,请问你们这里还收暑假工吗?”...
    诗话阅读 4,01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