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乌合之众》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本书。书中从某些方面颠覆了“人多力量大”这个观点。书中细致的解剖了群体的心理特征。指出当人们一旦聚集形成乌合之众,他们就会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是群体智力下降,整个群体的智力是由群里中智力最低的人决定的;第二是自信心爆棚,敢想敢干,横冲直撞。因为个体汇入集体之后就消除了对被惩罚的恐惧;第三是情绪化,群众是总是被情绪驱动而不是真理。
正文:
从平常意义上来说,“群体”一词指的是聚集在一起的个人。但是《乌合之众》这本书所讲的“群体”却是另外一层意思。勒庞指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一群人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群人个人所具有的特点,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部采取一个方向,他们的个性全部消失。换句话说,当人们有了相同的心理诉求,就可能形成群体。
群体往往非常易冲动。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缺乏这种能力。在群体中,当实现自己愿望受到障碍时,群体没有能力理解这种障碍。数量上的强大使他们感到自己势不可挡。
群体往往非常容易受暗示。群体是采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会立刻引起与他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当进行想象时,我们头脑中想到的任何事实都会产生一连串幻觉。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群体对这个事实熟视无睹,把弯曲性的想象力所引起的幻觉和真实事件混为一谈。
群体往往非常偏执。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和想法,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个人是可以接受矛盾的,可以进行讨论,但群体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在公众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就会立刻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
群体的道德水平非常的低劣。这是因为我们从原始时代继承了野蛮和破坏的本能,它蛰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孤立的人在生活中如果表现出这种本能是十分危险的,但是当他加入一个不负责的群体时,因为很清楚人多不会受到惩罚,他便会彻底的放纵这种本能。
书中指出,历史大动荡往往是由一些观念的变化而引起的。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去匆匆的观念,一类是具有极大稳定性的基本观念。在给群众提供观念时,往往以简单明了的形式阐述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群众脑子中的观念常常是矛盾的。因为群众是形象化思维,他们很容易进行随意的幻想,而这些形象化的幻想观念之间,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相似性或者连续性。
一切宗教或者政治信条之所以能够站住脚,都是因为它们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这些信条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身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正如,维持罗马帝国的根本不是武力,而是它所激发出的一种虔诚的赞美之情。
群众的形成是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影响的。所谓的“间接因素”就是一些观念,思想的长期渗透,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想法。这其中包括:种族,传统,时间,政治制度以及教育。所谓的“直接因素”指的是一些激发群体情绪的突发性事件。在间接因素的长期影响,以及直接因素的瞬间触发下,所谓的群体就产生了。
只要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地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愿望。影响群体时,各个领袖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总的可以归结成三种方法: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
作为领袖,就一定要给自己的群体提出一个主张,而这个主张必须是以断言的形式提出来的,简单干脆,生动明了,不需要什么证据或者推理论证,迎合群体人群的希望。不论是宗教的教义、政治动员的口号,还是营销推广的广告词,但凡能够打动目标人群的,都一定是这样的断言。
领袖如果仅仅是提出断言,还是不足以深入人心,所以第二项要诀就是重复,必须不断重复,面对各种情况都要重复,重复,重复——重要的话一定要至少说三遍。勒庞认为把断言不厌其烦地进行重复,可以让断言进入到人们的潜意识中,不知不觉下让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当适合的场景或条件出现时,人们立即受潜意识指挥按照断言的命令采取行动,人们就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了。
那么领袖要想让更多的人接受这样的断言,还需要第三项要诀:情绪传染。领袖要依靠强烈的情绪去感染身边的追随者,再让这些追随者把这样的情绪传播出去,感染更多的人群。通过传染唤起具有相同情绪的人们,领袖的主张就会在情绪的作用下让人们接受。也许有些人可能并不十分同意领袖的断言,但是只要被这样的情绪所感染,最终也成为领袖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