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不一的父母
孩子眼中,觉得父母很多时候就是心口不一,他们告诉我要学会分享(跟小伙伴一起用或吃),而当我告诉他们,我把新买的彩铅给xx某,他们的反应告诉我「我不应该分享」,因为他们通常是这么说的“你怎么能送给xx某呢,你送给他/她了,你自己用什么?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太不懂事了......”
可是父母不听我说为什么送,也不想知道我为什么送,因为我尝试过告诉他们“xx某是我最好的伙伴,所以才把自己很喜欢的彩铅送给他/她”。
有耐心的父母会说“你现在还太小,还不知道什么是伙伴,也不明白什么是最好的伙伴”,而没什么耐心或者刚好心情不好的父母,则会吼“你怎么不把家里的东西都拿给他/她啊”。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
他们说要少看电视,但我常常看他们看电视剧到很晚
他们说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但常常都是我已经起来了,他们还在呼呼的大睡
他们说要多看书,但我发现他们看的更多的是娱乐新闻,看书只是我的专属
他们说不在乎考试成绩,但当我考了八九十分时,他们似乎不太满意,我想他们还是很在乎成绩的
他们说培养一个兴趣很有必要,于是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但我发现他们好像并没有给自己培养必要的兴趣啊
他们说不能乱发脾气,要讲道理,但我常常能在他们跟别人的电话中,听到他们在大声的说话,在大声的指责别人啊
为什么心口不一
我敢打包票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不论是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我是为了你好”口头语,还是用一些“利诱、威逼”行为,都是为了达成让孩子「变好」的目标。
我在检视自己的时候,发现也说过这些言语、做过这些行为,说这些话、做这些事的时候,确实是由衷的,由衷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好」。
我尝试对“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动作”进行分拆:
为了孩子好,只是原因,只是目标
但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好」,我似乎明白,但又不是很清晰
孩子做我在意(只有我在意,我才会去关注)的每一件事,随着时间不同、他/她的认识程度不同,「好」的标准是不同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 1岁会蹒跚走路就很好
*2岁会咿咿呀呀就很好
*3岁会自己用勺子就很好
*5岁会跟小朋友和平相处就很好
*8岁会明确表达出自己的一生就非常好
......
很多情况下,应该是我似乎明白「好」的标准,但孩子是不知道的,我则按照这个标准让她去做
在她做的不好、配合不好的情况下,我没有主动的去关注她做不好、配合不好的的真正原因(很多问题是因为她没接触过那个概念,不理解意思):
* 首级、首长(我解释了很久)
*一桶油连桶重10斤(什么是连桶)
*拉皮条(我向她解释是:一个让不太好的事情发生的中间人)
在她碰到问题的时候,我的解释她最终还是不明白、不理解,这时我们就会缺乏耐心,然而,恰恰是这个时候,我们并不认为是自己缺乏耐心,我们会认为是孩子故意刁难我们
在误解孩子的行为后,我相信,很多家长会跟我一样,尝试利诱、威逼等方法让孩子尽快按照我们的意图去做事
做完作业,我们就可以看电视了
写完字,给你买好吃的点心
等这个兴趣班结束,给你买个礼物
尽快脱离心口不一
这样分析拆解后,发现问题最主要还是在父母身上,孩子身上的问题是其次的
父母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就可能陷入误解,出于为孩子「好」的本能,但最终却引导孩子走向误解
父母没有帮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字面上的教孩子数学、语文,我认为是如何帮孩子分析事情的能力
更准确的是「如何帮孩子分析出,她能理解的,她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再分解出,她能做到的,她怎么做好这件事」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关于分享」在成人的思维中实际上是好几个意思叠加在一起的:1.这个东西是我的;2.这样的东西我还有多余;3.多余这部分可以给自己熟悉的朋友、同学,或者是任何人。
但我们未曾告诉孩子「分享」是由三层意思叠加起来的,我们图方便式的说分享就是把自己的东西给他人一起用,于是就出现孩子把新买的彩铅,直接送给别人了。
有了这样的一整个梳理,然后进行这样一个心理建设:一次让孩子明白一个意思,完全理解一个意思,叠加意思一次不要超过两个,最好在叠加后,再次跟孩子去确认双方表达的是否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