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妹妹发了一个小外甥女的视频在群里,我打开一看,是小姑娘用相当标准的普通话在唱《拔萝卜》的儿子。我有点好奇,小姑娘和爷爷奶奶在家,怎么一下子普通话这么标准。后来妹妹解释说是她嫂子在家,她嫂子说重庆人,故平素和小朋友沟通就是用普通话。
妈妈一听,也说起了上次外甥女一起,小姑娘也是突然夹着普通话和客家话聊起了天。
小孩子的学习能力真是相当强,一个刚满三岁的小孩子,不过是和婶婶沟通,就迅速可以普通话交流了。
无独有偶,大的外甥女上幼儿园了,现在也是每天一开口和家里人沟通就是普通话。
虽说小朋友语言能力强,说着一口普通话挺好玩,对以后她们读书有帮助。但从我的私心里来说,我并不希望小孩子语言太早就完全普通话化。
方言一直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不管是其发音还是意思,甚至是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等,豆注定了方言是非常有趣的语言。
而很多方言的趣味性真的是生活在那里才能真正懂得。但现在随着普通话普及,不要说小孩子,就是我们父母那一代,很多的事物他们都习惯性的用普通话转换后的语言表达,更别说我们这一代,因为在外久了,有时候有些语言和意思反倒是客家话没法立刻表达,自然而然就用上了普通话。
所以,我们的小朋友,现如今就比我们更早的接触普通话了,有很多客家话的俚语,俗语,渐渐地失去了它原有的踪迹和意味。而,身在外的我们,因为几年普通话的浸淫,很多时候都没法精准的表达出原汁原味的客家话来了。
还记得我刚上大学那会,第一次去到非客家话的城市,一开始走在路上听到陌生人讲的是客家话,都会很激动,忍不住开口问是不是哪里人,然后表明自己是老乡,亲热的询问对方在哪个镇。等擦肩而过,还要愉快的发个信息给远方的朋友说:你知道吗,我刚刚在路上遇见了老乡,居然是同一个镇的。你说巧不巧。
而即便今日,在小区里听到一些带小孩的老人和孙辈沟通,带着浓厚的老家的口音,还是会有种他乡遇故人的感觉。只是不再会上前去打招呼了,毕竟,这么多年在外,激动和兴奋,以及那种想要寻找认同感的心情已经淡了很多。
但是那种靠一种只有自己听得出,认得出的家乡语言认出老家人的感觉,应该是每个在外的人都很深切的感受。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像是一只刚从这个池塘换到另外一个池塘的鱼,在寂寞无聊中悠游,突然识得了曾经悠游的小鱼伴,伴随着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自己安心。
方言会不会因此渐渐同化消失,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依然热忱的爱着我的方言。它像一种标识,无论我漂游何方,却始终定位着我的原点。
【无戒365挑战营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