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别人的故事里演绎自己的人生

人生总离不开故事,我们由自己的故事里走过来,从别人的故事中穿过去,再回到自己的故事里,演绎自己人生的故事。

有人说未来的社会是讲故事的社会,因为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故事里寻找到人生的支点。所以,我也迷恋上了感人的故事,从别人的故事里演绎自己的人生。遇到感动的故事总有一种想要分享的冲动,许是想在这个讲故事的社会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分享故事之一:学习永远不晚。

日语班里来了一位老者。“您是给孩子报名的吗?”登记员问他。老人回答说:“不,我自己。”登记员愕然。老人解释说:“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 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着急。我想同他们交流。”“您今年高寿?”“六十八。”“你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你两年后都七十了!”老人笑吟吟的反问:“姑娘,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六十六了吗?”

故事哲理: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因此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明年我们增加一岁,不论我们走着还是躺着;明年内我们同样增加一岁,可有人收获,有人依旧空白——差别只在于你是否开始。有了开始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分享故事之二:“站起来”才会抓住机会。

在一个报告会上,某公司的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看看自己的坐椅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坐椅上发现了钱,最少的捡到一枚硬币,最多的拿到一百元。

这位经理说:“这些钱都归你们了,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没有人能猜出这是为什么。于是经理一字一顿地说,我只不过想说一个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故事哲理:我们往往埋怨机会总是与自己擦肩而过。实际上,当你坐着瞻前顾后,不知何去何从时,而有些人,此时已果断地站起来,抓住了身边的机会。只有这样,才会在机会到来时,不至于束手无策,与之失之交臂。

分享故事之三:每天多营业一小时

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日本的年轻人开了间小杂货店。按照当时人们的经营习惯,杂货店一般在晚上10点钟就都关门了。一天晚上,年轻人忙着清理货架准备关门的时候,店里忽然走进几个买东西的人,年轻人接待了他们。送走他们之后,年轻人又在店里多呆了一会儿,结果又有几位顾客上门。后来,这个年轻人改变了店铺的经营时间,每天营业到11点才关门。由于比其他杂货店营业延长一个小时,他的店铺因而成了附近人们深夜购物的首选地点。一年过后,他的小杂货店规模扩大,营业总额达到了2亿日元。他趁机发展,生意越做越大。到2002年的时候,他的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了48亿日元。这个成就大业的年轻人名叫安田隆夫,日本赫赫有名的商人。

故事哲理:安田隆夫的成功只因为他每天多营业了一小时。奇迹的产生并不困难,就看你每天有没有多花时间来努力工作。那多花的一小时,就是造就辉煌的关键。如果一个人只要每天肯花一点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不管那是否与工作有关,日积月累,他都能取得回报。时间不必太多,每天一小时,足够了。

从以上三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简单看出,想要做一件事情,什么时候都不晚,关键要有开始,没有开始就不可能有结果;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要站起来去抓住机会,否则机会不会自动来撞你;要想比别人有更大的成就,就要花比别人多的时间,哪怕短短每天一小时,日积月累总会给你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自己的人生中该怎么做?你懂的。故事是别人的,道理有一部分是我的,很大一部分是你的,这就叫做抛砖引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别人的故事里演绎自己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宝宝,妈妈回来啦! 妈妈,我终于找到你啦,好朋友! 乖乖,你终于找到妈妈啦,你都去哪里找妈妈啦? 我陪小鸡球球去找...
    柒月就是丸子7764阅读 210评论 0 0
  • 走 小心的言语 在不经意间透露信息 如果明白 就当做是我的刻意 与你别离 我们不会有笔迹 传递在书信里 我也只是 ...
    草木风沙阅读 164评论 0 4
  • 卷卷+新媒体运营+杭州此次分析的第一个公众号是年糕妈妈 1.人群定位:学龄前妈妈(孕期,新手妈妈,学前儿童妈妈)人...
    傅卷卷阅读 24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