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数据控,但是最近又要经历一次搬家,突然对很多数据感兴趣,但是我感兴趣的数据和大多数统计可能不太一样。
2013年我来北京的时候,还是一个穷学生,住在群租房里,每月只用450元,两个月后被迫搬家,那时我住在人民大学附近,消费水平基本上是一顿饭将近30元,所以有时一天用掉一张100元的大钞是极为稀松平常的事,那时候为了缓减压力我做了一份兼职,每个月大约有1500元的收入,再加上家里每月给的1500元,刚好勉强生活。当时也没有想很多关于生活或者未来发展的事情,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搬家后,住在安贞门地铁站附近,起了锅灶,每月是1350的房租,与同学平分,但是我们大概是花了300元购置了锅灶器具,每个月生活费几乎减了一多半,当时我仍旧保持着兼职的收入,生活水平也走了很大的提高,恰逢那时培训结束,学习的成绩也算不错,可以说正是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年纪。
到后来还是搬家了,找到工作后已经是2014年2月,每月平均能拿到5000-6000元,新住处换到了大屯路东的高层里,每月1200,只是附近吃饭比较困难,附近大多是特别奢侈的西餐厅,所以只能自己做饭,最近的一个比较实惠的沙县小吃,一个鸭腿饭也能卖到28元。然而没多久,我因为之前刷信用卡,几乎刷爆,没钱还款,只好又搬回到苏州街的群租房中。度过三个月后,信用卡的压力变小了,这边的房租也到期了,于是不再续约,这一次搬家的决心比较强烈,目标也明确,因为这么来回搬了几次发现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参加不方便,所以决定常住,而且不愿意去郊区,越往市区里越好。
这时候我基本上度过了在北京最开始的被迫选择住房的阶段,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性。
这一次我搬到了东二环的方庄。一个月的房租是1500,可以共用一个阳台,有直达公司的公交车,那时还没有14号线,所以坐地铁稍微不便,但是生活便利。房租到期后在积水潭1500的隔断里,临时住过一个月,又和人合租两个月的两室一厅过渡,这时已经是2015年年底,我终于找到合适的地方,在白纸坊桥西租到了2000元的单间带阳台,这期间我的收入水平也走了提升,最高时能拿到12000元,可是工作非常繁忙。一年过后,我决定辞去原先的工作准备创业,原先存了一些钱,这回大量的资金需要用来买电脑和前期投入,再次落入被迫选择住处的境况,住进了地下室,但是那时的心态很好,觉得反正是北漂,不住地下室算得上什么北漂。可是1300元的地下室住了三个月,还是决定搬走,但是这一次搬走也有一些其他原因,就是找到了女朋友。
为照顾女友的工作,这一次搬到了东五环外的村子里,自盖的公寓住起来也算方便,房租也不算高仅仅900元。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一次发生了,因为夏天太过闷热,大家开门睡觉,我们对门的一对小夫妻,半夜遭贼,考虑再三,我们决定搬到现在的住处,西三旗附近而房租变成了1800元。
这期间我真正开始转变心态,将原来的小工作室注册转变成一个正规公司。为了办公方便,节省成本,这一次房租到期后我再一次选择了搬家。
每一次搬家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稳定了就不要再搬来搬去了,可是随着工作的变动和一些其他发展,选择一个合适的住处成为一个必须的事情,每一次搬家都意味着一次工作或者情感变动。
这一次,我选择了顺义。因为在永泰庄期间,我买车买房增加了自己的压力,几乎身无分文,但是我又不得不面对,日益成熟的公司运作和发展,这一次租了一个3800元每月的大两居,这样我可以和同事把工作和住的问题同时解决,而且还节省了时间成本。我想也许能度过一个五年为期的稳定期吧。
这个月月底搬家,搬家前我一直在思考顺义犹如一个县城一样,为何不可以称他为北京附近的二三线城市呢,可是他离北京并不远,同样可以放得下梦想和追求啊,难道非要在CBD商务区才算得上高档?
未来怎么样虽然还是一个问号,但是回顾这将近五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压力山大,可是充满希望。你期待的二三线城市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生活的压力永远不缺少,只是看你对于梦想的饥饿感和能不能跳出舒适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