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比较长,图片比较多,建议在WIFI下阅读)
活页本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无论是学习,生活,商务工作都有广泛的应用。相比定页的笔记本,活页本有以下三大优势:
☑牢固,可以反复翻合都不用担心会掉页
☑灵活性,方便拆卸,随意组合,更换,满足自己的喜好
☑便捷性,使用时可以取下相应的纸张书写,不会弯折其他纸张,需要时可取相应纸张便于携带
活页本的特点决定了它多样的使用技巧,就拿手帐这一范围说,市面上很多手帐品牌都有自己的活页本:
国誉KOKUYO
价格亲民,纸张好,外观简约清新,里面的排版舒服还有自带的分隔标签。是记学习笔记的不二选择。
MODORI TN
因为TN手帐可以灵活组合内芯,所以暂且将它归类与活页系列。这款手帐采用的是纯手工皮革,复古风格,颜值高,纸张好,适合画水彩。
一般用于做旅行手帐,不过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记录。
filofax
简约风格设计,外面是厚实的真皮材质,看起来很有逼格,适合商务工作,现在已经推出了很多纯色系列,每种颜色都超级好看。
但价格很贵,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选购。
珠友活页本
珠友的手帐性价比高,常常有人说:不知道选什么手帐就先买本珠友好了。
这款活页皮质外壳,搭扣设计,里面是一日一页的设计,跟我的是一个板式,不过我的是一面两页,可记录的东西没有一日一页那么多。
MUJI无印良品活页本
采用的是再生纸硬壳设计,环保耐用,外观是简约的纯色牛皮视觉感封面,里面可自由搭配。
活页本使用技巧
小鱼去年买了两款活页本使用至今,分别命名为:IINPUT本,OUTPUT本,顾名思义就是分别记录自己的输入和输出。这样的区分,可以方便以后的记录和查找。
封面的DIY
因为是透明壳设计,我们可以随意装饰外壳,我自己在侧面贴了标签,竖放时方便寻找。正面用白贴纸打底,写上本子使用的初心。
活页本标签的使用和分区
标签
我在活页本在右侧重要的几页上贴上了提示标签,写上提示词方便直接找到想要的那一页。
另外单独为活页本绘制了思维导图,提示我需要输入哪些内容。
在本子下方,结合自己平日的输入内容,我将输入本分为四个大区。
干货书籍
用于记录方法类,提升类,技巧类等等工具书的笔记。
这类书籍,逻辑严密,生硬难啃,信息量大,需要用简练形象的笔记帮助理解,所以我记笔记时会绘制一些醒目的图形帮助理解思路和章节之间的关系。
核心的主张或技巧,可以记录在便签上一目了然,或者用荧光笔标记出来。
当然有时候信息过多,可以用康奈尔笔记法记录,公务员考试和毕业论文阅读的时候,我的笔记就是在这个笔记法上进行了改良,将纸张划分为统一的分区,每个板块写上不同的内容。
例如:论文的笔记上方,我会写上醒目的论文标题,便于查找,旁边写上论文的基础信息,下方单独分区记录论文的摘要的摘录,行文思路和重要观点,最下面则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优缺点分析以及拓展延伸的思考。
也正是这样的笔记方式,提供了论文写作和公务员考试复习很多的便利。
付费课
记录课堂笔记,网上课程的形式无非是音频,视频或者再穿插图片,由于没有直观的视觉提示,我们很容易听到后面忘记前面导师讲过的某一个重要的细节或案例。
所以这部分的笔记,都是随听随记,尽量与课程进度同步,如果写不完,就先暂停再继续,省去重听的时间成本,刺激思考,及时记录。
随堂笔记,不是讲什么就得记什么,而是要做出取舍,哪些是导师对核心观点进行补充理解的,哪些纯粹是引起兴趣的,要分清楚,不然你的笔记就得原地爆炸了。
我采用的是流程图式的笔记方法。用辅助性的框架引导思考,理清课程内容,并记录心得体会。
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是按照时间顺序推进的。这时候就可以用方框圈出独立的观点案例,用颜色笔记录核心句子,然后用箭头注明之间的关系。
例如:行动派开营大课里,琦琦讲述了关于自己工作创业的工程,其中几经转折,但是这个故事又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性,该如何记录呢?
我采用的就是上述的方式:箭头上一两个提示词就足以让我回想起当时故事的大致内容。
又例如小六老师讲自己故事的时候涉及到很多角色的转换,这时候抓住时间关系采用箭头标出前后关系就好。
干货书籍和付费课的笔记看起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实二者差别还是很大的,干货书籍可以方便我们花时间去啃,重要章节一目了然,可以事后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整理笔记。
但是付费课就不一样,可以重听,但是具体那个时间点讲述了什么重要观点案例,我们是不知道的,很多我们有疑问有灵感都需要及时记录,否则很容易跟着课程进度走而模糊或者遗忘。捕捉关键词关键句就尤其重要了。
记录这两类学习笔记我有两个"三不"原则
一个页面不要使用超过三种颜色
一个页面不要使用超过三种图形元素
为的就是让页面简洁一点。方格本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调节字间距行间距,这样的笔记会看起来更整齐。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想必我们大多数都有了解或尝试过。
跟传统的思维导图相比,我的导图就略显奇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发散,但后续分支会补充大量的文字观点和图形,用同色的方框圈出来。
例如:
不过也不用套拘泥于形式,因为它不是对所有人都受用,更重要的是借住这些工具和自己的想法形成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碎片知识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碎片信息,如何从这些信息海中筛选有价值的并为己所用,是我们该关注的重点。
所以我分了这么一个区,用来收集碎片阅读里面的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公众号里面实用的技巧,名人名言,好用的物品,别人的观点等等。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个手机就够了何必那么麻烦,但我更相信我们点了一个收藏之后就不会想到再打开来重温一遍。
就好像我必须在手帐打卡页里专门提醒自己:重温收藏的文章。否则自己早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而用本子就不一样,它就在你面前而且这个本子是你每天都会用到的,更有可能重温到收集的信息。
当然你如果会用印象笔记,或其他电子类的信息收集方法自然更好,不过小鱼学东西比较慢,只能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