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茶香雅韵的弦外之音(一)

国家这两年的好政策,有幸学习了茶艺师的课程,对我们国家的国粹得以了解。谨以此总结篇,来对我国茶文化学习的总结和思考。

首先了解下(一)茶叶的历史

茶叶虽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植物,它可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伴随我们从古代走到了今天,也被传到了世界多地,被不同民族饮用,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在各地结出了多彩璀璨的花。

探究茶叶的渊源,它可是我国在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植物之一,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珍贵的遗产。在历史上,茶叶最初可不是被用来饮用的,在远古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它可以解毒,被用做药来使用。

后来在唐朝时期,茶叶出现第一个高峰时期,它被用来作为食品食用,加入葱姜蒜、桂皮、薄荷、盐等来调味,称为吃茶。这时期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茶书经典书籍,陆羽的《茶经》,禅茶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品茶上升到了精神享受的领域。

此时亚洲很多国家留学生到我国学习,也把我国先进的茶文化,语言、制度、服饰、建筑、风俗等传到他们国家,尤其对日本、韩国、越南等影响较大。

现在在我国广东汕尾、揭阳,湘西、广西等客家人还有放生姜、生米、茶叶等在钵里打碎,放入熟的花生米、芝麻、食盐等成糊,加入沸水,最后放入炒米,小葱等的做法,这种叫擂茶,打油茶,也是中原人南迁后吃茶习俗保留下来的一种体现。

到了宋朝,是一个文人美好的时代,我国古代文明的最高峰,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也开启了现代新生活的篇章,宋代士大夫盛行雅致隐逸的生活,文人四件事:“焚香、点茶、挂画、插画”,把文艺范融进生活,刻进骨子里。

宋朝人喜欢把茶叶粉碎成沫,注入热水,调成茶膏,然后在上面作画,这大抵也是现在在咖啡上做拉花的雏形了。宋朝人品茶精神的兴奋,也刺激了宋词的发展,文雅不分家,掀起来茶叶第二个高峰。当时人们喝的茶多是压成龙凤图案的团茶。

到了明朝,才出现了我们今天喝的散茶,茶叶也从吃的食品变成了饮品。接近我们今天的饮用方法,对饮茶方式更加讲究。清朝六大茶品种齐全,我们也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二)茶叶成为少数民族的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

我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吃茶方法。

例如:基诺族,喜欢吃凉拌茶当菜、煮菜汤、做茗粥。白族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来感悟人生的三种境界。他们还喜欢喝雷响茶,将茶投入砂罐烘烤出焦香,冲沸水饮用。

藏族喜欢喝酥油茶,把砖茶稻穗放入锅中煮成茶汁,倒入木制茶桶,加适量酥油、鲜奶搅拌成乳状即成。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都喜欢喝奶茶,劈开茶砖,放入清水煮泡,加奶、盐、炒米、牛肉干等。茶叶因其可以促进消化,去脂补充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给高海拔地区人民补充平时蔬菜水果摄入的不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