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陕西人,对西安我并没有太多的故土情怀,因为陕西号称是“三秦大地”,分别由关中、陕南和陕北组成,西安在关中的土地上,而我,则生长在陕南的汉中。不要以为陕西人都说关中话唱秦腔,汉中更靠近四川,在陕西、人们会认为我们是四川人,而在四川,又常让行家听出我们是外地人,所以,我们与西安,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而也正由于没有那么深的地缘感情,才得以跳出西安看西安。
据说西安是一个最具男性气质的城市,这大概与其从西周开始就成为帝都有关,秦砖汉瓦、盛唐气象,全部出自这块土地。所以这个城市有着严格皇家守制的格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方方正正,灰色的城墙、敦厚的城门,和它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朱雀、玄武、长乐,钟楼里每天叫醒你的钟声,都带着不怒自威的王者气象。西安是一个典型的人文旅游城市,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历史,随便一个农民说不定哪天就能在自家院子刨出什么文物,但若你不听导游解说你就基本不知道那些灰不溜秋的盆盆罐罐到底有什么好看。这里基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自然风光,灰的天空、灰的城墙和灰的街道。有个朋友曾跟我讲过她来西安旅游的经历:因为没经验随便找了个挂着牌子的旅游小巴就上去了,一路上完全没有任何解说,所谓导游就是随便找几个景点票一买把人送进去完事,旅游完了她什么也没记住。所以,到西安旅游,找一个过关的导游很重要,你听到的远远比看到的更精彩。
西安更多的时候像一个没落的贵族:论王者气象比不过北京;论年轻活力比不过深圳;论时尚精致比不过上海;论慵懒闲适比不过成都。说起对西安的印象我脑海里总是盘旋着“彪悍”二字,首先关中话就给人以彪悍之感、用关中话唱出的秦腔更是彪悍辽阔,饮食上裤带面、大海碗都显得那么彪悍。我曾经见过有小贩在街头为争地盘对骂,彪悍的关中话听得人浑身冒汗;也见过公交车司机把车子开得像狂飙的渣土车一样,不知道是要急着赶去哪里。曾经王的荣耀与如今经济欠发达的落寞,让这里的人们大多不那么平和从容,有雍容大气的学者,但更多的是焦躁的、不安分的流民,以至于西安曾经被冠以“贼城”的尴尬名号。
所幸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这种毛躁的情绪逐渐淡化,西安仍是那个威仪万千的古都,也是重新焕发活力的新城。吃货们到西安,一定不要忘了去回民街品尝下特色美食:羊肉泡馍、红柳木烤肉、灌汤包子、肉夹馍、拉得长长的麦芽糖,味道都是各花入各眼,我最喜欢的是他们自制的新鲜酸奶和现榨石榴汁,感觉相当醇厚地道。据说回民街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过去曾是商业繁华之地。整条街道喧哗热闹且烟雾腾腾,因为满街都是烧烤,闹腾的音乐和烤肉的彪悍的人,粗喉咙大嗓不知道是真彪悍还是虚张声势。卖工艺品的小店门口,女老板自顾自打着手鼓,卖胭脂水粉的香,琼锅糖的香,烧烤的烟,熙熙攘攘的游人,白帽子男人和粉头巾女人,一起构成了回民街。
这就是西安,既有昔日帝都的威严、也有草根的市井人生,始皇横扫六合、盛唐开元盛世都已远去成为街头巷尾的传说,留下的,始终是生生不息平凡人的平凡人生。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