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闻,中国小将加入荷兰业余足球队。不是水平差,而是世界足联禁止欧洲俱乐部招纳欧洲以外未成年球员。
小将的名字叫桂子涵。
看到名字我就笑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取名趋向,是一种大众心理。
举几个例子,万历初年的进士都喜欢数字一和三。到了万历中期这种爱好开始衰减,到万历晚期则明显热度不在。
以下是我的不完全靠谱统计(一和三只取姓名中间那位)。
万历二年计有蔣三近、張一坤、李三才、曹一夔、賀一孝、劉三宅、倪三綬、龔一清、王三宅、王三餘、陳一魴、姚三讓等12人。
万历五年计有鄭一麟、賈三策、張一德、劉一相、曹一鵬、李一陽、白一言、徐三畏、陳一洙、陳三策、徐三重、趙一鵬、田一麟、張一心、原一魁等15人。
万历八年计有周一鵬、沈一中、衛一鳳、孫一俊、譚一召、閔一范、王三陽等7人。
万历十一年计有陳一簡、唐一鵬、錢一本、劉一瀾、劉三才、鄭一鵬、盧一誠、胡三省、來三聘、陳一言、袁一驥、曹一元、許一敬、劉三才等14人。
万历十四年计有薛三才、劉三英、王一鳴、張一棟、王一魁等5人。
万历十七年计有張三聘、黃一龍、畢三才、路一麟、毛一公、衞三省、劉一臨等7人。
万历二十年计有周一梧、劉一焜、朱一桂、張三極、朱一龍、宋一韓、楊一葵、毛一瓚、蘇守一、王一之等10人。
万历二十三年计有劉一煜、蔡復一、尹三聘、王一楨、吴一新、楊一桂、劉一燝、劉一爌等8人。
万历二十六年计有王一范、朱一馮、孟三遷、朱一鶚、鄭三俊、黄一騰、黃一良、万一奇等8人。
万历二十九年计有王三才、陳一敎、田一井、薛三省、郭一鶚、田一甲、王三善、蔣一驄、陳一元、梁一龍、李一敬、吳一栻等12人。
万历三十二年计有毛一鷺、曾一貫、潘一柱、涂一榛、潘一躍、龔一振、郭一輪、吳三益等8人。
万历三十五年计有秦一鵬、汪三益、王一中、■三翰等4人。
万历三十八年计有胡一鴻、林一柱、楊一鵬、李一公、馮一經、宋一麟、文三俊、馮三元、李一鰲、黃一鳳等10人。
万历四十一年计有樓一堂、張三傑、王三重、王三德、賈三策、汪一蛟等6人。
万历四十四年计有蔡一熊、姜一洪、丁一嗚、胡一龍、朱一騏等5人。
万历四十七年计有呂一奏、石三畏、李三奇、樊一蘅、韓一良等5人。
因此,明代进士重名现象非常严重,尤以“三才”最受欢迎,有6个,万历十一年竟然有两个刘三才。
我在写《明代纪委干部》时极度困扰,不小心就出了错。
比如朱纯,明代有两个进士朱纯,山东解元一个,还有一个活跃在正统年间,我只在百度补充编辑了后者,本文不多说了。
说一些和此前文章相关的。
万历十七年,刘启元和刘启先一起中了进士。
刘启先是文登人,官户部主事,江西瑞州知州,三甲143名。曾经狠狠地拍了石三畏的马屁。
刘启元则是江西抚州人,官刑部员外郎,三甲230名。
朱纯的乡试同年有刘灿如,户部员外郎刘启元的孙子。
这又是什么鬼?
查资料,原来此刘启元是隆庆二年进士,三甲191名,山东武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三甲第196名陈九畴。
石三畏仕途上一个很重要的贵人就是陈九畴,但是,且慢,隆庆年的陈九畴难道可以跨越四五十年来影响一个县令的晋升?
一查,竟然大明隐藏了好几个陈九畴。
明史上有一个著名的陈九畴,平定了吐鲁番叛乱,山东曹州人,弘治十五年进士,二甲87名,曾任甘肃巡抚,右佥都御史。
顺便说一下,这年进士用一或者三入名的,只有一个杨一钧。和万历风气成鲜明对比。
此外还有隆庆二年进士陈九畴和万历五年进士陈九畴。
其中一个陈九畴是济南历城人。葬于济南历城六里山之西。
其子陈载春是万历元年举人,万历八年进士三甲123名。崇祯十二年清兵掠山东,死于济南城破之际。
发生在济南陈九畴身上有个聊斋类的故事。
“陈九畴,字东华。幼读书别馆,有少妇,月下逾垣而至,九畴辞以疾。嘉靖三十四年,举乡试第二。历官山西副使。绝请托,禁仆从,焚逋券,言动补苟,有古君子之风。卒,祀乡贤。”
一本正经地讲述风流韵事来为贤者脸上贴金,是家谱野史常见的手段。
如果嘉靖三十四年中举,则不可能万历五年中进士。
是什么样的人能保持竞技状态二十一年。隆庆二年,即陈九畴中举十二年后中进士,符合常识。
自己进士,儿子进士,需要家族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得起。
济南陈九畴应该比较有钱,小时候有没有读书别馆不知道,长大了却买了一个别馆读书用。
明代有个诗人叫谷继宗,在济南金线泉旁的旧居荒废后,被陈九畴购得,建立了私人书院“金线泉社”,正堂题为“深柳读书堂”。金线泉社“屡出科甲”,学生中举进士者累计达到10人之多。
如果陈九畴要二十二年才能由举人变身为进士,那他教的学生成功率不可能这么高。
明末清初,金线泉社荒废,山东提学副使钟性朴在旁边建筑了桷园居住。传说蒲松龄与他的儿子钟辕是好友,曾专门到桷园拜访。
山东有《明故诰封恭人刘母彭氏墓志铭》碑。这个姓彭的女人是明代蠡县令、杭州知府、山西副使刘伯缙生母。此墓志铭由陈九畴撰写。
刘伯缙,字荐卿,济南人,好主编地方志,在蠡县修县志,在杭州府修府志。隆庆二年进士,三甲244名。
所以,济南的陈九畴是隆庆二年陈九畴。
该陈九畴官营缮司主事,营缮司隶属工部,俗称水部,当时人称陈九畴为陈水部。
正史有“工部都水司郎中陈九畴为山西副使分巡河东直隶顺德府”,也就是家谱中所说的官山西副使。
万历五年的第三位陈九畴名次也不高,三甲215名。
如果没有第四个陈九畴,那么此陈九畴就是著名的阉党打手陈九畴了。
默默无闻地在万历朝混了四十多年,陈九畴于天启元年开始发迹,“补考选御史山东道”。
随后,与万历二年进士天启组织部部长赵南星成了死对头。
陈九畴推荐了石三畏,赵南星就不予以重用。
天启四年因为陈九畴的攻讧,赵南星下台,陈也被革职。
靠着魏忠贤,陈九畴迅速翻身,明熹宗实录里有“(天启六年)升太仆寺少卿陈九畴为太常寺卿”、“(天启六年)升刑部右侍郎”、“(天启七年)升刑部右侍郎陈九畴为本部左侍郎”和“陈九畴赏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
火箭般的上升,只是为了摔得更狠。
天启七年,皇帝死了。
崇祯元年春,(帝命)九畴下所司行遣。
三个陈九畴,名字相同,命途迥异。何以至此,难以言状。
英雄奸邪都有自己的舞台尽情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