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术后恢复中,生活节奏很慢,自然睡,自然醒,日子过得平淡无奇,了无涟渏。
早上刷“王君的青春语文”,读完王君老师的《如果你像他一样连续写365篇文章,我就收你做徒弟。不,我愿意给你做徒弟》,我随即点开了文末的“晓东老师公众号链接”,我迫切地想证实这个连续写作365天的晓东,到底是多大年纪。
对晓东,我并不陌生,平时听艳平说起,是个很纯粹的人;在喜马拉雅上听过他读王君的文章,声音很好,但回读次数有点多——在我看来,这是败笔。我固执地认为读你那么敬重的王君老师的文章,呈现在听众面前的,应该是最完美的朗读,否则,就是对师傅的大不敬;再者,一层不变的背景音乐,多少有不够用心之嫌。于此,还和艳平略略探讨了一下,觉得“晓东”太年轻,不过也是,毕竟年轻,做事粗糙也可谅解。再后来,听艳平说,晓东跟着他的君师傅到了清澜山。当时心想:晓东是有为青年,年轻真好!
但今天读了王君老师的文章,读了公众号“陈晓东讲更好的课做更好的人”的文章,我有些不安,我意识到“晓东”是我的同龄人。为了让自己心安一些,我不顾一切地向艳平直接求证。不幸的是,晓东确实48周岁,我们是同龄人!
我不得不审视起这个“年经人”。王君老师说:
“他也仅仅是师专毕业。
他不算特别有才华,甚至也算不上非常有灵气。
他不在大城市,他只在普通的小城市。
他不在重点中学,他所在的学校躲在小巷深处平凡得很。
他起步很晚,接近知天命之年了才猛然醒悟。”
我终于知道,晓东本也是一只“丑小鸭”。
王君老师说:
“他写了365天,他的文章,终于写上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他写了365天,他写出了自己的研究阵地——一字立骨。
他写了365天,他写出了好课,在全国的讲台上上出了一些响声。
他写了365天,他以一名草根教师的身份影响了更多的草根老师。
他写了365天,他走出了体制,走向了更大的世界。
他写了365天,他写出了对于未来的长远规划。
他写了365天,他行动了365天。”
这是一个行动者的涅槃!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如果你想出发,任何时候都不晚”是一个真理。我不得不佩服地说:晓东是一个不断奔跑的同龄人!
一阵阵惭愧涌上我心头。讲真,对自己,对未来,我不曾有过信誓旦旦的承诺。我怕自己的耐力承担不了诺言之重,有了承诺,便有压力;有了压力,便不自在。做事做到兴之所致,那才爽气,我这样放纵自己,在无压的日子里,我让自己我沦陷在生活的琐碎里,甚至心甘情愿被柴米油盐埋葬。曾经,我也写过。早在2009年时,开了博客,戏称“菜地”,勤快时日写三二文,怠惰时二三周不更,如此这般,前后持续了四年。这块菜地,最终随着微博兴起博客式微而疏于打理,随着微信流行而彻底荒废。
出道二十多年,膜拜语文界泰斗如于漪、宁鸿彬、钱梦龙,语文大神如王君、肖培东、赵群筠,还有层出不穷的新生代,我总认为泰斗大神们都是幸运儿,或师出名门,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有极好的成长环境,或遇高人贵人指路相助,加之他们禀赋优异,天资过人,成为天之骄子是自然而然的事。
今天遇见同龄人晓东,却是大大改变了我看世界的眼。读了“陈晓东讲更好的课做更好的人”里的文章,窃以为晓东确实略逊开东一筹。王开东公众号里的文章,我每文必读,特别是那些关于教育的思考,读了,俨然打开了一扇窗;悟了,就如领受了一道光,神清气爽,心里亮堂。读罢,心生敬意而仰望。读晓东的文章,就如听邻桌的同事谈学生,论教学,聊家常。但就是这样的晓东,硬是用日更一文跟自己较劲儿,不断延展生命的宽度,提升自己的高度,说真,这样的晓东,于我,更有震撼力。王君老师说:“这样的人,不是写作才能超群——像开东那样的天生写手,就是意志力超群——像晓东这样的人。”对,就是这样的人,不由得叫人惭愧,叫人反省,叫人因遇见而想改变。
改变什么?先是改变对大神的认识。前些天,王开东老师在《我将怎么感谢你,我的大神网友们?》一文中回忆了自己日更一文的由来——2015年,曾经向学生提出一周写一文的建议,学生说老师太残暴了,一周一篇是要死人的;老师开玩笑,一天一篇也可以,保证不会死人;学生说,你试试,看你能坚持多久;于是,王老师一咬牙,就开始了日更一文的挑战。“每天叫醒我的不只是月亮,还有后悔。有人说,科比是最勤奋的,他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的样子。我呢?哪天早上四点钟我不是醒了?想今天该完成什么文字?该怎么谋篇布局?明天又是什么题材?辗转反侧,寤寐思服。”原来天生写手王开东下决心时也是需咬牙的;凌晨四点,我在做梦,王老师在做文章,他是把别人做梦的时间用来写作了。听说王君老师也是早起的鸟儿,凌晨读书写作;李筱懿在做客“吴晓波频道”时也说到了自己在凌晨五点开始写作。看来,大神是在清晨练就的。我与大神的距离是清晨四点的距离。
我还需改变对自己的认识。2015年,王开东老师开了“王开东”公众号,日更一文;2015年,我又送走了一届带了三年的孩子。2012—2015这三年,我曾有意识总结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二十来年的班主任的工作体会,努力梳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思路、构建我的班主任框架,这三年是我班主任激情最旺盛、灵感最丰富的三年,收获颇丰。我想用文字促进自己更深入思考,更想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但我一直不满意自己,认为应该有更多的发现更好的表达,最终让自己的思考仅停留在向往的阶段,以致那么多鲜活的故事和人物慢慢湮灭在时间的流里。现在看来是没有开始,就已结束。我可以告诉自己,先迈开一步,然后再迈一步,用里尔克的话说,就是“挺住”——哪有什么胜利而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今天遇见晓东,遇见了晓东精神。写下这些文字,遇见了一个曾经向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