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中秋节,遥看圆圆的月亮,想起小时侯的中秋。
那时年少,不懂中秋家人团聚的意义,所有关于中秋的记忆,都只关乎吃的记忆。很小的时侯,中秋是除了过年以外最隆重的节日,我甚至比盼望过年更盼望着中秋节的到来。大人们早早的为中秋节做准备,八月十一是大集,买菜,买肉,买月饼,买好了全放在竹篮里挂在屋顶上,那竹篮是我儿时最大的向往,里面常常装满想象不到的惊喜。
然后就是跟大人们一起去果园摘苹果了,那时苹果是我唯一能经常吃到的水果,当时就以为苹果是天下最好吃的美味。去摘苹果需要早起的,不能耽误回来下地干活,于是天还蒙蒙亮时便起床了,小心翼翼的,不敢惊醒弟弟妹妹,他们醒了都要跟去就麻烦了,一辆自行车是带不了两个孩子的。
和叔叔阿姨们一起顶着满天的星光出发,听他们一路谈笑,我只记得那路好长,怎么还不到,怎么还看不到苹果,那是我离苹果最远又最近的路了。
最盼望的是十五的晚上了。那时家家都祭月的,吃完晚饭,就盼望着月亮快点出来,搬个小凳子坐院里不眨眼睛的等着,只怕一眨眼月亮就消失了。终于等到月亮爬上天了,于是跟着娘搬桌子,摆供品,一大盘月饼,一大盘苹果,一大盘石榴,如果有城里的亲戚回去,还会有一盘葡萄,一盘精美的点心。摆好了,娘便带着我们姐弟四个磕头拜月,娘很虔诚,点上香蜡钱纸敬菩萨。说是敬菩萨,其实总是会把过世的先辈都念一遍。说中秋了,请他们来吃月饼,来领钱,请他们在那边要吃好,要穿好。然后又请他们保佑家人们身体好,保佑孩子们学习好……那时的我,对妈妈的念念有词难以理解。我只关心那天晚上的月亮里是不是真的有抱着小白兔的嫦娥,只盼望仪式结束,快点分享盘子里的美食。

盘子里的每样东西分成五份,奶奶一份,姐弟四个一人一份。每人可分得一块月饼,一个大苹果,一个石榴的。那月饼的味道好美,甜甜的,香香的,连包装都那么美,美丽的嫦娥怀抱着玉兔,往天上飞去,嫦娥便是我见到的最美的美女,嫦娥奔月便是我听到的最美的故事了。
分得的月饼是舍不得吃的,每天拿出来看看,掰下一小块,细细嚼,慢慢品,感觉月饼吃不完,中秋节是过不完的,断断续续能吃十几天的,有一年竟然吃了一半,把那一半给忘记了,等想起时已经发霉了,那个惋惜,犹如失去珍宝一般。
现在的中秋和平常日子没什么区别了,月饼是随时可以买到的,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可我再也吃不到童年时侯月饼的香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