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PS:此文没有任何学术会议的核心内容相关的内容,纯记事加评论。
昨晚同事zpy忽然通知我去参加某个和我们的研究方向非常不相关的一个学术会议,意思似乎是要我当公司的看板娘,不过除了他以外的我们所有人都没搞懂为什么不让别的同事去而是要我去做这件事,因为首先我不是这个方向的,而且我又不是公司核心技术的研发组员。但我又不好意思问得太直白,委婉问了下都没正面回答。反正也不是什么很不好的事所以也就照做了。公司是这次会议的独家赞助商。会议地点是某山庄。之前同事cp带我游某大学(上文如果不用“某”字来打马赛克那这个blog就相当于实名了),路过这个山庄时,说这个山庄非常高档,风景很美。我一脸向往地说能不能进去看看,她说我们这样走路进去会被工作人员拦住。倒不是因为什么“穷人与狗不得入内”,而是因为里面很大,不开车的话进去会很奇怪。
今天8点就和同事们集合出发了。近期除了之前上潜水课那几天之外我都没这么早起过,(加上昨晚沉溺在某游戏里红玉的声音中,)困死。直到11点之前,我基本都处于半睡眠状态。一是本来就困,二是这个研究方向我真是几乎零基础。首先化学的东西我真不熟,分子官能团的英文名称就没几个记住的,前些天得知同事们拥有看一眼就能判断能不能形成氢键的能力我还崇拜了半天(不过后来我也学到了),更别提什么一眼就看出A容易和B形成C键而D不行之类的独门秘技了。其次,连研究方向就是它的cp都说她也听不懂,只能听懂一部分(手动再见),加上演讲者基本都是大牛,没有学生,使用全速英语,我这个没基础的更加听不懂。
11点茶歇后我弃疗,到会场外散步。拍了几张风景照发给朋友看。cpp说像疗养院,他老板同学会也是开在类似的地方,与会者都像中老年成功人士,“中老年成功人士”这说法笑死我。随便拍了一下照留念,越看越觉得我像半个中年成功人士(中年有了,成功没有),有点沮丧就不拍了。发了一下定位,发现这里是政府指定的接待酒店,而且的确是疗养院。
中午吃饭后和jyd师姐还有zj一起散步,听到不少有点可怕的事。现在回想觉得可能不知道还好点。不过有时还是不能这么自欺欺人假装周围一片祥和的,明明自己就不信乌托邦的存在,有些事情明明自己也起疑心了只是没放在心上罢了。这些事虽然和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知道得越多,可能越容易理解别人的反应和行为。例如上文所说的为什么我会被叫去做看板娘而且还不是明说。(现在仍然不知道是为什么。)
下午我听了一下报告后,想了想还是老实去当看板娘了(上午基本没人路过)。下午虽然有一些人在附近,然而并没有人过来问我公司的事。
傍晚时又回去听了一下报告。报告结束后去看海报。光看海报我每句话每个图都看不懂,不过有些海报旁边站着它的主人,我听主人说完后就全懂了,而且还能根据对方的描述对这个成果默默作评价,很高兴。有一个海报,对方描述了很久很久后我才搞懂她意思,发现是一个很无聊的工作,对朴素模型使用常规方法做参数优化,很失望;有一个海报,对方兴高采烈地介绍,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听完后我觉得这个主意超棒的,分析也很有深度,而且这个体系很有扩展空间,稍作变化还能玩出很多花样。
晚餐jyd师姐先行离开了。我、ymj、zj、cp还在,zpy和老板这时赶来了。
晚餐是今天的重头戏。原来今天是K大牛的生日,这个会议就是为了帮他庆祝生日而举办的。所以这才有很多大牛都来了。本专业的同事们说起他们都是崇拜脸,可惜我一个都不认识。会场的幻灯片一直在播放K大牛的各种照片,获奖时的照片呀、和学术圈友人的合照呀、毕业的照片呀、和学生们一起的合照呀等等,每张都笑得好灿烂。热爱自己从事的专业并且拥有同行认可的成就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吃完饭后要切蛋糕,蛋糕精心设计过,用糯米纸(忘了是不是这个了)打印了K牛的三篇论文里的分子(不过夹带了两篇某院W院长的私货)的平面图,还要考K牛记不记得这三个分子的故事。结果K牛只记得那个他第一篇论文里的分子,对另外两个分子一直在苦恼思索(因为另外两个分子的研究人员主力是W院长团队而不是他呀)。相比之下我们公司的广告相当硬,硬接在K牛照片集后,硬印在蛋糕上,硬插入饭后甜点上(什么鬼),远不如W院长的软广手段高明。年轻的老板作为东道主之一和一圈老大牛同桌,被我们戏称为“拉低那桌的平均年龄”。小吐个槽而已,晚餐还是挺欢乐的。
话说回来观察别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等级关系还是挺奇妙的。有时也有一点悲观:就算是有所成就的人,也还是得为这些事情费心。而且“有成就的人”也还是有层次之分的,没有最厉害只有更厉害。看清自己的环境、位置、资源、资质并接受现实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认怂是很重要的。如果抱着攀比之心不切实际地设立目标,只能把自己坑死。须以平常心对待方可。
之前的潜水课从成果上来看是失败的,不过事后我还是庆幸有这番经历,并且现在看来那次失败也不难接受。其中潜水有一个理念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safe first章节里的dive within your limit,make your own decision,say no to peer pressure。在之前的“放弃”中我践行了这一理念,现在也觉得把它应用到生活中会让自己好过很多。而且这段话不是劝人消极放弃,而是做事要有理性,不能感情用事。事实也是,认怂并且把群众评价左耳进右耳出后,我感觉轻松多了。反正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能为此负责,这就够了。以后也是要多练习,拿得起不难,放得下才难。
记一次学术会议流水账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