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每天哈哈哈哈的人,终于抑郁了

最后的话

有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刚刚遭遇感情变故,从发现对方出轨,到签离婚协议,到财产分割,到搬家,她都表现得异常淡定,看不出有什么情绪。

我以为她是看开了,直到有一天她跟我说:“好累,好难过。”

我问她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出来,她苦笑:“怎么表达啊?我已经10年没哭过了。”

我猜,大概有很多人都跟她一样,早早就把“哭”这项技能给荒废掉了。

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就常常被教育:

要坚强,要乐观,不要让别人看到你的脆弱。

而我想说:学会表达脆弱,是最被低估的能力。

道德经有言:过刚易折。

面对丧失和挫折,会哀伤、会脆弱的才是“正常人”;

没有反应,甚至正能量满满,很可能只是在否认现实,隔离情绪,暂时“蒙换过关”。

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坚强只是他们不得已发展出来生存策略,父母嫌恶的脸,往往比伤口还要伤人,还要可怕。

这样逼着自己“坚强乐观”的结果,就是情绪堵塞。人会容易生病,会回避关系,甚至会陷入抑郁。

让情绪流动起来的能力,其实是童年、青春期发展中应该习得的一项重要的认知任务。而这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常常忽略掉的东西。

公众号:壹心理精选 作者:武志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