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一种感觉就是在最后关头做事情,我会特别有效率,特别有干劲,我似乎十分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一个和时间赛跑的过程,我感觉我跑赢了时间。
我也一直沾沾自喜过,觉得这可能是是和我做事情的一种方法。直到今天早上在《拖延心理学》中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拖延的时候,压力就被放大了。我们预感到,因为我们的工作表现和我们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我们会受到批评:我们在极限冲刺中冒险;我们知道最糟糕的事情正在等着我们;我们为引起他人的失望、不便和恼怒而感到内疚。这是一个而行循环:拖延产生压力,而压力又会导致拖延。当你的身体承受着生活的重重压力的时候,做事所必需的创造性能就减少了,也就更谈不上享受做事的过程了。”
关于这一点是否正确,为了验证书中的这个观点和我的那种在最紧要关头做事的方法,哪一种更加适合我。我特意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
很简单的实验:提前2分钟出门和在家吃完早餐。这意味着我可以慢慢地走到车站等班车,不需要狂奔,不需要担心班车是否已经开走,到了车上我还可以聊聊天,听一下音频。然后到了单位我简单安排今天的任务就可以开始工作了。而平时踩点出门的我却需要先一路狂奔到车站,匆匆忙忙买一些早点到单位之后吃。虽然每一次上车我都像赢了一场战斗,但是也真的很累。到了单位之后我需要先吃早点然后还要坐在椅子上面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以正常的效率开始工作。
当然,临时突击也经常伴随着意外发生。前段时间,我需要赶高铁回家,从我家到高铁站,最快需要1小时的地铁车程再加上检票时间共计1个半小时。但是,因为我的拖延,我刚刚好就预留了1个半小时用来赶路。从我家到地铁还有一段距离,恰巧碰上了一台摩的,然后到地铁站,碰上地铁来了,上车再到下地铁,此时距离高铁发车还有不到20分钟。我借着对高铁站的熟悉,一路狂奔,顺利地进行检票,到达站台,一共用时10分钟。一切都很巧,幸运的我赶上了地铁。我为这件事请沾沾自喜了很久,觉得以后这样赶高铁也挺好的。
这整个过程,由于我顺利地上了火车,所以我忽略其他很多因素,比如:高铁站人很多,等地铁等了很久等极有很能发生的情况。我也忽视了平日里面赶不上班车时的沮丧心情。所以,事后反思还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我可能要等到下一次赶不上高铁才能明白这个道理。意外事件时刻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只有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才能来应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
最后,我还要说一点就是关于“最后期限时期更动力”,可以给自己提前设定一个deadline,要求自己在这个期限之前完成任务,也是可以的,底线难道一定要别人给你设定吗?不,你自己也可以做。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1、高效完成了任务:
2、留有一定时间查漏补缺(这点对我很重要);
3、压力没有那么大,完成任务之后不会那么累;
4、既挑战了自己,也享受了过程,下次不会对同样的任务产生厌烦感。
第4点很重要,当人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完成一项任务,留给你的情绪的印象也是消极的,下次再接触相似的任务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拖着不想做,一个恶性循环就形成了。
每次改变一点点,说不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放松自己,不要太过苛求自己、不要高估自己,对自己好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