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字面的解释是: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但论语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远”字其实是形容知己之难得。
司马迁曾在《太史公书》写道 “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对于《史记》,司马迁认为在他身后,只有博学的高雅之士,才能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藏之名山,赋予后人,看似一种低调的举动,实则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的现状的不满,因为没有人能读得懂,也唯有后人高雅之士,才能对其文予以评夸。也便是知音才能读懂其书。由此看来,远方并不仅指实则意义上的远方,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与沟通。
高山流水谢知音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后人有诗赞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知音也许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一定是真正了解你的人,他可以是后人对你思想的评价,对你的了解与共鸣,正如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这里的远方其实是隔代久远才会有人明白,年代流逝才有知音可觅。那么我想,远方并不遥远,因为思想的共鸣不能用时空来衡量;远方并不遥远,虽时隔已久,但智慧的火花仍可再次点燃;远方并不遥远,因为心灵的颤动可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远方,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理解便是沟通二者的桥梁。这便印证了我国禅宗文化里的一句话‘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诸方在眼前’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何谓远方?
一个人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个人在远方,这个远并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的抬头。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五百年是非常寂寞的。孔子著的春秋,当时也没有人能读懂,最后是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在我看来,孟子便是孔子的远方。
司马迁曾在《太史公书》写道 “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对于《史记》,司马迁认为在他身后,只有博学的高雅之士,才能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藏之名山,赋予后人,看似一种低调的举动,实则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的现状的不满,因为没有人能读得懂,也唯有后人高雅之士,才能对其文予以评夸。也便是知音才能读懂其书。由此看来,远方并不仅指实则意义上的远方,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与沟通。
高山流水谢知音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后人有诗赞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知音也许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一定是真正了解你的人,他可以是后人对你思想的评价,对你的了解与共鸣,正如孔子所说的有朋自远方来,这里的远方其实是隔代久远才会有人明白,年代流逝才有知音可觅。那么我想,远方并不遥远,因为思想的共鸣不能用时空来衡量;远方并不遥远,虽时隔已久,但智慧的火花仍可再次点燃;远方并不遥远,因为心灵的颤动可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远方,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理解便是沟通二者的桥梁。这便印证了我国禅宗文化里的一句话‘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诸方在眼前’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何谓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