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散文《奶奶的星星》很早就看过,温暖深情,意境丰赡,感人至深。在《朗读者》节目中经徐静蕾一读,竟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董卿访谈时一提起奶奶,平日大方洒脱的老徐就在镜头前左右躲闪,因为她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虽然见惯了大场面,她到底还是没有忍住她的泪,朗读中几度哽咽,泪光闪烁。徐静蕾在台上流泪,现场观众在台下泪流满面,更有幽默网友留言要节目组报销擦眼泪的纸巾费用。不用说这是一个牵动了大多数人的情感话题。
在中国这种讲究人伦的家庭中,哪一个孩子记忆中没有奶奶或者姥姥慈祥的笑脸、关心的唠叨?或者是一道普通却美味的家常菜,或者是无数个能感受到体温的拥抱,或者就是一个倚在窗边看着你远去的眼神……那是一想起小时候就必然出现的温馨场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般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无论是何种身份,他们都要在派定的社会角色中去努力工作。而且,中国的父母,大多数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只要条件许可,从小就对孩子有着这样那样非常功利的要求。如此一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免不了成了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却又要求甚多的苛刻者,而已经告别了社会工作角色的祖辈,对孙辈的功利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年龄差距使得这份爱也不求什么回报,于是自然而然地他们成为了孩子心目中的温情者。只要双方相互理解,共生互补,本来也是件好事情。但是,我遇到过很多朋友,却因为妈妈和奶奶不和,特别是妈妈出面干预甚至破坏了他们和奶奶的亲密关系,因此留下了很多难以治愈的心理和感情创伤,而影响到成年以后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
朋友林出生后就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妈妈在另一个城市工作,也就是节假日时回来探望一下。到了上学年龄后虽然和爸妈住在一起了,心却在奶奶那边。妈妈为了和女儿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有意控制林回老家看望奶奶的机会和时间。每到寒暑假,母女俩就为这个问题生气。因为路途遥远,中间要中转几次,上小学的林无可奈何,但五六年的时间也没有冲淡她要回家看望奶奶的决心。上中学后她就独自坐车、转车,辗转几百公里回老家找奶奶。有一次林坐的长途汽车出了车祸,死了几个人,她虽然幸免于难,却引得妈妈大发雷霆,不仅将她看管得更严,还归罪于奶奶。从此婆媳不和、母女隔膜。如果当初林的妈妈能尊重女儿的意愿,多陪她回老家看望几次老人,也许和谐的母女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另外一个朋友敏也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但是妈妈和奶奶关系不好,在她离家出外读书的整个中学阶段,只要一回家,妈妈总是对着她数落奶奶的不是。只要她对奶奶表现出关心,妈妈就会不高兴。敏爱奶奶,也理解妈妈的苦衷,夹在两个亲人之间手足无措的她很痛苦。她选择了迎合妈妈,因为妈妈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很辛苦,她不想再给她增加烦恼。敏有意无意地疏远了奶奶,有一次上学时因为妈妈就在身边,她甚至没有进房间和生病的奶奶道别。但是,这次却是她和奶奶的永别,不多久,奶奶就去世了。敏为此愧疚不已,她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没和奶奶告别奶奶才在绝望中离世。当时并没有出现什么情况,因为敏和妈妈总是聚少离多,一年也就在一起呆几天。但是多年以后,等敏生了孩子,妈妈来帮她带孩子时,潜藏在无意识中对妈妈的不满甚至憎恨不自觉地爆发了出来。敏发现她没办法和母亲好好相处。昔日无话不谈、情同朋友的母女关系烟消云散。母亲怎么做她看着都不顺眼。终于在一次母女之间的大争吵中,母亲说出了那个结:“我知道你是在替你奶奶抱不平!”母亲也很伤心无奈。敏和母亲之间的关系经过了漫长的十几年的修复,才逐渐回归和谐。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朋友雯的。雯和先生在孩子上小学时,需要分别出去进修,婆婆就来帮忙带孩子。婆婆是从很偏僻的乡下来的,不识什么字,但是很勤劳,也很慈爱,照顾孩子很细心,很有责任感。一家三代四口相处得和睦融洽,六七年来俩口子该出去的也出去了,孩子也很优秀。特别是雯和婆婆没有像很多家庭一样婆媳关系恶劣。我好奇地向雯打探,因为以外人的眼光来看,她们之间的差距颇大,雯是研究生,弄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婆婆身上保留的农村习气,从语言到行为颇不少,她们是如何处好关系的。雯长叹一声,告诉我:“我有一千个不喜欢婆婆的理由,但我努力做到爱她只需要两条——我的丈夫爱她,还有,我的孩子爱她。她刚一来,我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守住不和她争吵、善待她的底线。因为我不想给我的孩子留下阴影。如果妈妈和奶奶不和,一是他夹在中间会很困惑,再则会影响他对女性的整体评价。一个男孩,如果在家庭中看到的是奶奶和妈妈丑陋的一面,不敢想象他能很好地去和其他女性交往。不是我有多么高尚,而是为了孩子,我必须善待她。”我很佩服雯的远见。这是一个懂得保护孩子情感和心理的妈妈。
孩子、妈妈、奶奶,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天然地处于强势地位的妈妈是这些关系的轴心,她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是否幸福,也决定着婆婆的晚年是否安然。身为人母者,不可不慎对孩子对奶奶的依恋,因为童年时期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是最神圣持久的,是不容侵犯的。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