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媒日渐没落的时代,《浙商收藏》的付梓成册关乎人文传承,我们坚守纸本书的最后堡垒。收藏人生、百家争鸣、当代艺术、鉴赏投资……《浙商收藏》坚持将品牌意识与学术特色作为第一追求,注重收藏的品格及人文精神的引导。
文字是记录历史的一种载体,实物是一种流传的方式,收藏可参稽史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具体表征。收藏亦可怡情悦性,因为收藏的不仅是“物”,还是一种“情”,一种“美”。当前收藏中过度商业化的倾向,艺术品价格背离价值的怪相,令人堪忧;藏品本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灵魂的,其背后的人文精神更值得后人守护。
沪上收藏大家钱境塘先生16根金条换一幅画的气度,影响了《浙商收藏》杂志的创始人慎之。钱先生换得一幅清初画家王石谷《竹屿垂钓图》,原因是画中主人为其乡贤陈元龙,这是一种故乡情怀,也是文化蕴含温度的原动力。(钱老毕生收藏的5万余件金石书画,除了4000余件捐给国家外,其余的都如他的命运一样坎坷流离)“藏之有道,献之有益”是钱境塘先生的收藏原则。主编慎之有感于前辈气节,身为浙江儿女,她倍感自豪,更下定决心,努力挖掘出浙江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魅力,让世界记住有文化含金量的《浙商收藏》。 《浙商收藏》主编慎之及团队于2015年6月创建“浙商藏社”,想以杂志与实体两相结合为平台,慢慢孵化出一个文化普及、价值发现和自由交流的收藏平台。
作为一个群体,浙商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更是一种文化标杆。在收藏界,浙商收藏是一支极具实力的生力军,现代浙商已从财富浙商向人文浙商转变。浙商藏社选址江干区笕桥镇,接续吴越文化,发现、探究、深掘、整合,以“传播吴越人文精神,展现浙商价值理念”为初衷,《浙商收藏》向广大浙商群体发起倡议:文化引领产业,资本承载道义。
收藏自古延续至今,本身即是一种情怀。光阴流转,赋予“物”以收藏、研究价值,收藏即代表了一种精神气质,一种文化传承。“观其所藏,知其所养”,《浙商收藏》主张收藏者要研读探讨,提高人文情怀,体验收藏的精义,愉悦地享受审美,亦通过收藏,完善自己。
引领有品格的收藏,是我们《浙商收藏》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