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卯四、由願差別(分三科) 辰一、徵

【云何由願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這是第四科「由願差別」,就是他的希望,他的希望心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徵」。

  怎麼叫做由他的願望的不同,建立各式各樣的人呢?安立各式各樣的人?

  這是「徵」。下面解釋,先分二科,第一科「廣辨一切」,先列出來。

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廣辨一切(分二科) 午一、列

【謂或有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或有補特伽羅,於獨覺乘已發正願;或有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

  「謂或有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就是有的人,他的因緣就遇見了「聲聞乘」的佛法,遇見這個法了,他也還很好他也就相信了,有了信心以後他就發:「我願意得阿羅漢、願意得涅槃」,發了這個願。「或有補特伽羅,於獨覺乘已發正願」,或者有的人遇見了佛法,「於獨覺乘」發了願:「我願意多多的見佛聞法栽培善根,最後在無佛法的世間得聖道,無師自悟」,他歡喜這樣子,發了這個願。「或有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或者有的人遇見了佛法以後,他不發聲聞乘、獨覺乘的願,他建立了大悲心廣度眾生齊成佛道的願望,這個願。

午二、辨(分二科) 未一、種性別

【當知此中若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彼或聲聞種性,或獨覺種性,或大乘種性。若補特伽羅於獨覺菩提已發正願;彼或獨覺種性,或聲聞種性,或大乘種性。若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彼或大乘種性,或獨覺種性,或聲聞種性。】

  前面是列,現在下面是「辨」,再加以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種性的不同。

  「當知此中若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正願」,說是這個人,你要知道這裏面還不那麼簡單的事,裏面還有事情的。什麼事情呢?這裏面這「補特伽羅於聲聞乘」,他已經發了願,發了出離的願望要得涅槃,修學戒定慧得涅槃,這樣發願。但是「彼或聲聞種性」,那個於聲聞乘發願的那個人,他可能是聲聞乘的種性,就是他的阿賴耶識裏面有無漏的種子,那個種子是屬於聲聞乘的。「或獨覺種性」,或者發聲聞乘的正願那個人,他不是聲聞種性,他是獨覺乘的種性。「或大乘種性」,或者他是發無上菩提心得成佛道的種性;這又不同了。表面上他現在遇見這個因緣,隨順這個因緣他就發了聲聞乘的菩提心,但是內心裏面實際的情形又不一定是那樣子,有變化的。

  「若補特伽羅於獨覺菩提已發正願」,若是這個人遇見了佛法以後,他發了辟支佛的這種願望,「已發正願」。「彼或獨覺種性」,那這個人可能他是「獨覺乘」的種性,但是也可能是「或聲聞乘」的種性,或者是「大乘種性」了,這是有這個情形。「若補特伽羅於其大乘已發正願,彼或大乘種性,或獨覺種性,或聲聞種性」,有這種情形;這裏面還有這樣的不同。

  這「發願」一回事,你的內心是那一種「種性」又是一回事,可能是相應的,也可能是不相應的。這是第一科,是種性的不同。

  現在第二科是「住捨別」,因為這裏面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以後就有變化;有「住」、有安住在這不動,有「捨」、又棄捨了這個願望,又改變主意了。分二科,第一科「別辨相」,先「舉聲聞」。

未二、住捨別(分二科) 申一、別辨相(分二科) 酉一、舉聲聞

【若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於獨覺菩提,或於無上正等菩提已發正願;彼是聲聞種性故,後時決定還捨彼願;必唯安住聲聞乘願。】

  「若聲聞種性補特伽羅」,假設這個人,他的阿賴耶識裏面本有的,不是由人為的努力栽培的善根;不是,是他本有的種性是個聲聞乘的種性。「於獨覺菩提,或於無上正等菩提已發正願」,他現在遇見的因緣,他就發了獨覺、辟支佛的這種「願得辟支佛」,發這樣的願。或者是「於無上正等菩提,已發正願」,或者發這個無上菩提願。這樣子就和他原來的種性不一致了。

  「彼是聲聞種性故,後時決定還捨彼願」,因為那個人他的阿賴耶識裏面是聲聞種性的關係,所以他發了心去用功修行、修行,他心裏面就不相應了,所以「後時決定」就是「還捨彼願」,又棄捨了他那個願;棄捨了辟支佛的願,棄捨了無上菩提願。「必唯安住聲聞乘願」,還是感覺到這個才相應,就又恢復到原來與種性相應的菩提願。這就是定性的聲聞乘的種性。

  下面第二科「例餘乘」。

酉二、例餘乘

【獨覺乘種性、大乘種性補特伽羅,應知亦爾。】

  「獨覺乘種性」和「大乘種性」的「補特伽羅」,「應知亦爾」,也是這樣子,原來發的願和他的種性不一致,後來就會有變化。

申二、顯決定

【此中所有補特伽羅,願可移轉、願可捨離;決定不可移轉種性、捨離種性。】

  現在第二科「顯決定」。「此中所有」的補特伽羅,「願可移轉」,他發的這個聲聞乘的願、發獨覺乘的願、發無上菩提願,這個願還是可以移轉,可以變動的。「願可捨離」,這個願可以棄捨了,我不願意這樣子。

  「決定不可移轉種性」,但是他內心的種性不可以變動,這個種性是不變動的。「捨離種性」,決定不可移轉他的種性,不可以捨離他的種性,這個是「決定」的,不能移轉、不能轉變。他發了這個願、或發了那個願,那個還可以變動;但是他的種性不能棄捨、不能移轉,這是決定的。

巳二、結簡今義

【今此義中,當知唯說聲聞乘願、聲聞種性補特伽羅。】

  現在第二科「結簡今義」。現在這一段文這是〈聲聞地〉,下面才是〈菩薩地〉。

  「今此義中,當知唯說聲聞乘」的願,「聲聞種性補特伽羅」,其餘的那二種,獨覺乘、大乘,那就不在這裏講了。

辰三、結

【如是名為由願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這結束這一段。
(2018.5.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经常说集群中包含的机器不能太多,shard数不能太多,master节点最好单独出来作为一个client节点,否...
    YG_9013阅读 4,631评论 1 0
  • 上午接到玲琴的电话,两人聊完孩子聊老公。在她的身上看到我的影子‘本能的对抗,所以也送她这几个字。’ 放下电...
    徐丽红阅读 154评论 0 2
  • 还记得去年夏天的暴风雨吗 黑夜里闪电蛇形的草场 风吹落了院子里一颗苹果树 瓜熟蒂落,掉一颗苹果 惊扰了树下的一只虫...
    剑锋金阅读 166评论 0 1
  • 此篇写于2013年5月—— 读马德的《一转身》,好句子比比皆是: “ 中国人的好玩处,在一转身。 “ 刚才气氛还火...
    陌上花开wen阅读 29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