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时候,我和哥哥,妹妹住在村子里的爷爷奶奶家,每年的清明时节过不了几天,爷爷奶奶都要在地里种上半亩花生,每到农忙的时候我们兄妹三人都要帮忙给花生翻地,播种,浇水,施肥。过了几个月就会收获很多花生。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收获花生的过程了,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地面上都是它的藤茎,每次拔花生的时候都要小心把它的藤茎拔断了,拔出来后,它的果实上面裹了很多泥巴,果实里有很多水分,需要把它们放在路上晒几天,把水分晒干。
我记得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把晒干的花生放在地锅里,锅里放些沙子,然后生火把锅烧热,慢慢的用铲子把花生炒熟,味道好香。我喜欢吃这样的炒花生,用手把花生掰开,吃起来真是一种享受。
记得过年时刻,家里人招待亲朋好友时候,每次凉菜里都少不了油炸花生米,那是大人们喝酒划拳时刻最好的食品。
每到下雨天或农忙时节,傍晚来临的时刻,爷爷总会一个人在堂屋里就着一盘花生米,嚼得有滋有味,喝几盅白酒,每次看他抿嘴喝酒吃花生米的时刻,我都很羡慕。有次爷爷看到我在旁边,把我叫过来说:“明蛋,来,来,喝几口,吃点花生米”,那时的我第一次喝白酒,以为和喝开水差不多,就毫不犹豫的喝了下去,喝完感觉嘴好麻,我赶紧吃点花生米。爷爷开心的笑了起来。现在想起来真的是一种简单美好的幸福。爷孙两个人,享受这安详静谧的时刻,真的好怀念那个幸福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后来年纪大了,读书多了,我了解到花生是明朝中期(大概公元1530年)传入我国的南方,在北方并不普及,直到清朝乾隆年间,花生米仍然是社会上层宴请的珍贵佳肴,直到清朝末年,花生才在北方大量种植,这种美味的食品才在民间流传开,距今不过百余年的时间罢了。
花生米和豆腐干,这两种完全不相干的食品,如何会产生关联?这都要拜清朝初年大才子金圣叹所赐。金圣叹这位才子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善于评注古典,尤其以评注《水浒》最为有名。
公元1661年,顺治18年三月初,金圣叹与一百多个士人到孔庙聚集,悼念顺治帝驾崩,借机发泄积愤,到衙门给江苏巡抚朱国治上呈状纸,控诉任维初,要求罢免其职。朱国治下令逮捕其中11人,并为任维初遮瞒回护,上报京城诸生倡乱抗税,并惊动先帝之灵。清朝有意威慑江南士族,再逮捕金圣叹等7个士人,在江宁会审,严刑拷问,以叛逆罪判处斩首(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于8月7日行刑,临行前,儿子问父亲还有什么遗言没有?他对儿子说道:”记住,花生米和豆腐干同嚼,有火腿的味道“。我想金圣叹临死前心里肯定不甘心,但是他性格又是如此的愤世嫉俗,不安于现状。说出如此的话语,想必也是无奈心酸的举动。
花生米和豆腐干,本来是如此普通的食品,一旦有了如此的历史,顿时觉得它们身上也有了文化的气息,让人觉得亲切。
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想吃点豆腐干,就点花生米,不知道会不会有火腿的味道?我想如果没有金圣叹老先生如此的人生经历和文采,很多人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的。
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前一段时间回家几天,感觉百无聊赖,就把之前看过的书重新温习了一遍,看看捷克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英国意识流作家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孔夫子的《论语》,还有金圣叹老先生点评的《水壶》,我深深感到那种壮志难酬的苦闷和彷徨,看着时间在身边一点一点的流逝,可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一个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忧愁,不开心。那一刻,我算深深的感受到金圣叹临死前说那句:”花生米和豆腐干同嚼,有火腿的味道的意味了“。他那是在临终前向世人表明自己的孤傲和不屈服,看似戏虐玩笑话,却有几分硬骨头在里面。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曾问过什么是读书人的骨气?孟子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我想金圣叹在临死前的那份看淡生死,可谓是性情中人,大丈夫的典范也。
花生米和豆腐干虽然是很一般的食品,可它们组合在一起的背后折射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旷达对待他人和社会,人生在世,就要做个有趣,活得真实自然的人,不做作,不追求华丽的外表,而是追求一颗自然,踏实的内心。
闲来无事在家,我就时常在吃饭时花生米和豆腐干同吃,至于有没有火腿的味道我无法准确的说出来,就是体会一种心情和氛围。人每天的生活,如果日子索然无味,平淡如水,时间久了会觉得心烦,我想有时候效仿一下古人未尝不是一种乐趣。
花生米和豆腐干,看似平淡的事物,却寄托了我和金圣叹老先生对待外物和他人的态度--自然真实,活泼有趣。看似文弱无力的书生,一旦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不会轻易改变,正如孔夫子说的那样:“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是的,简单的道理却做起来很艰难。
每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吃点花生米和豆腐干,感受一下“火腿”的味道(纯属戏言),笑看人生,也是一件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