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骨拉面

来自学校边步行十多分钟到达的小店。

店面很小,二十多个座位,老板和锅子在长条形的吧台后忙碌。店又很偏,藏在大路边的小巷深处,有一个小小圆圆的招牌,全木的外装,落地窗。每日中午和晚上开店,限量,卖完就关。

第一次去是在刚上大学的十月,湾湾的国庆假期,在学长的微信看到了一段对这家店的描述,一句熬两天的汤头让我不得不立刻拉上朋友火速奔去。

作为一个称职的路痴,开着谷歌地图依旧拐错了巷子,最终在莫名有点冷的风中走进小店。

收银台后坐着老板的爸爸,虽然他看起来比较符合深巷小店的老板设定。真正的老板在吧台后忙碌,中年人,在日本学成。

虽然吧台上挂着蒜味味增甚至咖喱泡菜等等各种口味,但果然还是要吃豚骨啊。

不然怎么品尝汤的原味呢。

然后到现在一年半过去我依旧没点过其他口味。

面端上来,一片海苔,两片叉烧,半个溏心蛋,腌过的木耳,豆芽,葱花。

海苔浸到汤里片刻再捞起来吃,汤底的鲜味和海苔的鲜味混在一起,并且入口即化。

用筷子挑两根面放入汤匙,和半匙汤一起滑进喉咙,面弯曲而劲道,汤厚重的黏到牙齿和舌头上,有种自然产生的幸福感。

再喝一口汤。

虽然汤与面才是主角,但我还是忍不住先把配菜扫光,溏心蛋蛋白颜色很淡,但口味刚好,蛋黄已经凝固,是好看的半透明琥珀色,一口咬下是会亲密的贴在门牙上。叉烧口味很清淡,肉不柴,却也不嫩,半公分厚很大的一片,用筷子分开一些浸到汤里,让汤渗入肉的纤维,和着叉烧的脂肪一起入口,是肉食者的快感。木耳和豆芽则是脆的,木耳腌过之后的口感和味道令人惊艳,一根一根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乳白色的汤浮着翠绿色的葱花真是好看,入口,豚骨汤的浓郁里也有一抹葱的清香,多少减掉了一点汤中油脂的油腻感。

弯曲的面更容易挂上汤,一直认为直面和酱油汤才是固定搭配,而浓醇的豚骨汤就要配略粗且弯曲面条。煮的刚好的面条有着美好的口感和小麦的香气,更不用说面上还有一层豚骨汤里带出的油脂与汤汁了。

吃到半饱,汤渐渐变凉,变得更浓了,入口从舌头喉咙一路滑下去,嘴里都是醇厚的咸鲜。

同行的朋友点了蒜味,炸过的蒜末拌进汤里,是令人愉快的味道,只是吃两口就会觉得太蒜味浓郁了,汤原本的味道被占了上风。

一口面一口汤,吃到碗底刚好还剩浅浅一层汤,一种想要双手合十的冲动。

后来便经常光顾了,但仔细想想还是第一次吃的最好吃,寒风中一边迷路一边走进小店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朴素拉面什么的真是太美好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