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有这样一部喜剧,它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在欢笑之余还能给人以关于人生的思考与启迪?
它应该带给人这样一种观影体验,初看时欢笑,再看时沉思,多年以后再回头观看时,它依然能给人带来一些由心而发的微笑。
一如这个世界的本来模样。
我以为,电影艺术即使达到了最高境界,也还是应该拍些喜剧的。
真正的艺术是为了给人带来的欢乐的!
贝多芬同学肯定是同意这一点的,莎士比亚同学应该也不会太过反对,爱画鸡蛋的达芬奇同学也喜欢描绘微笑。
最关键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会赞同的。让那些莫名其妙的抽象派、意识流都他妈的滚蛋吧!
我们要的是欢乐!欢乐!欢乐!
欢乐是人生在世的唯一目的和意义。无论我们追求的是亲情、爱情、友情,或是财富、权利、名誉,抑或是自由、公平、真理。皆是因为它们能带来欢乐(或者说是以为它们能带来欢乐)。
欢乐是宇宙诞生的源动力,也是宇宙的终极目的。
然而,喜剧似乎向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各种大奖项几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喜剧的身影。难道喜剧真的无法承载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内核吗?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我们发笑的时候,我们究竟在笑什么?
我相信所有的笑料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并且试图寻找到这一特质。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卓别林说,“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
伍迪艾伦说,“喜剧是悲剧加上时间”。
这些论断哲学意味太重,不在此过多讨论,我怕思考到最后发现,其实,喜剧的本质就是悲剧。
关于何为喜剧,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共识的。
百度百科上网友的观点是这样的: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一书中写道,“笑并不是一种情感……笑声是我们对自己所认为荒唐或无耻之事所作出的批评。”
从表演的角度来讲,喜剧就是“认真地做傻事”。
无论喜剧、悲剧和正剧,展现的都是人物的不幸遭遇,悲剧一般都会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使观众感同身受。喜剧则不然,在喜剧中观众总是在隔岸观火,而且是居高临下。观众总是比角色掌握更多的信息,知晓剧中的一切。可以说面对喜剧时,观众拥有上帝视角。
根据“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定理,当观众以一种超然的心态看到剧中人物笨拙的,错误的举动时,就会忍不住发笑。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容易逗大人发笑的原因,因为大人能理解孩子的一切。
现实中,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那些我们所不理解的事物,一旦理解了生活中的一切,整个人生都会变成一场喜剧。
喜剧创作者把观众放到一种优越的位置上,同时让观众心安理得的享受这种优越。现实生活总是充满了太多的未知,而喜剧不可以对观众隐瞒信息,可以说喜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逃避现实。
喜剧不可以展示观众所不能理解的内容,喜剧人物的见识思想不可以高于观众。从这一点来看,喜剧的确是一种没有营养的东西。
观众不会对喜剧人物感同身受,不能认同喜剧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明白,剧情里的一切都是在扯淡。他们会在哈哈一笑之后,把看过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
这不能怪观众,因为喜剧的确是在扯淡。有些不扯淡的地方,一定不好笑。而且因为它长时间都在扯淡,偶尔正经一下,也完全无法引起重视。
……
艺术的意义在于揭示生活的真相,同时给予人继续热爱生活的勇气和力量。直接来说,就是给人以信仰。
大人们自以为比孩子更了解这个世界,而据我所知,孩子比大人更清楚世界的真相。对于生活的真相,人们有着很大的误解。真相本身就是一种假象,而唯有假象才能揭示真相。
真相可以以各种方式揭示,而喜剧亦不例外。
我们需要一个完全可知而又完全不可知的世界,用最单纯的态度去审视一个复杂到极致的世界。我们需要一个天底下最愚笨之人来向我们传授最上等的智慧。
此时有两部电影浮现在我的脑海,《阿甘正传》和《美丽人生》,这两部电影很好,可还不够好,终归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它们所差的那么一点点就是我留在这个世界的原因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