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见一诺发了一篇关于自己直播出镜时穿的一件衣服,她说她大部分东西都是从美国的二手市场Goowill上淘回来的,其中也包括孩子的衣服、用具等。
并不是她很小气而是本身觉得这些二手东西就很好。
当面对高价的课程她也能快速入手,她说:“教育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人生也如此”。
其实我也是如此,面对高价的课程筹钱也会去买下来,倒不是期待这件事可以给我带来多大的回报,而是学习本身就有趣,能学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但是面对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却会犹豫好久,最后还是不会买。
很多人可能理解不了,觉得对自己太抠门了,很小气,但是没想到一诺老师也是这样的,金钱观如此相似。
看到这篇文章时对2手衣物也有了不同的理解,一诺老师谈到2手市场在美国特别流行,但中国却办不下去。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身份的焦虑》中提到:人们追求奢华,与其说是出于贪欲,倒不如说是源于一种情感上挥之不去的心结。往往是那些担心被人看不起的人,为了使自己不会显得太过寒碜,才会添置这样一件特别的家具,借此传出一种信息:我也应该得到尊重!
所以有时我们不接受2手物品最大的原因不是它不够好,而是接受了好像显得自己不够好,担心他人的想法。
当周围都有这种想法时,2手市场的创办便遇到了卡点,思想被禁锢了。